“买咖啡不想排队,想让机器人为我做上一杯咖啡……”随着人工智能从概念进入现实的速度突然加快,这将不再是想象。
如果说十几年前中国的大部分消费者还不懂喝咖啡的话,今天的中国消费者则对咖啡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挑剔。20世纪初,速溶咖啡的发明和崛起,也就是第一波咖啡浪潮的出现,让这个提神醒脑之物进入大众生活,随后星巴克等连锁咖啡店的风靡,成为第二波咖啡浪潮的代表,如今,在第三波浪潮的带动下,消费者对咖啡的质量、呈现有了更高的需求,喝咖啡不仅仅是体验一款商品,从咖啡豆的种植、采摘、烘焙和制作方式都有精细的考究,高品质的咖啡更被当做一件艺术品。
从绝对数量上看,我国咖啡总量远不及西方国家,但虽然我国咖啡行业起步晚,却保持着高速的发展。根据伦敦国际咖啡组织的统计,与全球平均2%的增速相比,中国的咖啡消费正在以每年15%的惊人速度增长,有望成为世界上最具潜力的咖啡消费大国,到2020年中国人人均每天喝一杯咖啡的话,仅咖啡豆市场每年将达到500亿美金,整个产业链将产生上千亿美金的市场。如此增速的数据背后,是越来越多样及个性化的需求。
1.个性化“心情咖啡” ,咖啡比你更懂自己
“今天应聘成功,我想来一杯焦糖玛奇朵!”这可能是电视剧《欢乐颂2》中会出现的情景,邱莹莹为自己所在的咖啡店出谋划策推出“心情咖啡”,即所谓的个性化推荐服务,而现实中,星巴克已经在将此变为现实。
现在,星巴克已经打算引入AI人工智能技术——“数字飞轮”(Digital Flywheel)系统,来针对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做精准的推荐服务。
具体来说,这套系统会通过一些列复杂算法连接到会员账户,并会分析会员历史订单、消费日期、天气等因素,这样一来,你每一周去星巴克消费的次数以及喝咖啡的习惯都会被这套系统记录,并由此得到精准的推荐服务。每个到店的客人,都不需要自己去斟酌挑选哪种咖啡,不同的天气、心情,人工智能早已为你准备好合适的咖啡,阴雨天来一杯焦糖玛奇朵可能就刚刚好。
除了Digital Flywheel系统外,早在今年年初星巴克特地推出“My Starbucks Barista” 移动应用,通过内置的AI虚拟助理,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或文字形式就可以预定订单。语音部分来自于亚马逊旗下的智能语音助手Alexa。
2.我是咖啡师,我要失业了吗?
《未来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提到的有关人工智能的内容,“人工智能的出现会催生一个新的阶层——无用阶层,数以亿计的人将找不到工作,因为他们没有办法和人工智能竞争。”相应的,咖啡行业来看,从便捷的全自动胶囊咖啡机,到会制作咖啡的机器人,甚至无人咖啡馆的出现。“人工智能究竟有多酷?酷到让我有些惶恐”,这可能成为一些咖啡从业者的担忧。
在旧金山Metreon购物中心就正式营业了一家由机器人打理的咖啡亭。这是23岁的大学辍学生亨利·胡(Henry Hu) 在巴布森学院(BabsonCollege)学习技术和创业时的一个想法,他平均每天要喝五杯咖啡,最反感的是到店排队等待咖啡出品,于是将这个想法付诸行动,创办了Cafe X,解决了咖啡出品的效率问题。
通过附近的平板电脑,消费者可以通过Cafe X订购咖啡(coffe)、拿铁(latté)和卡布奇诺(cappuccino)。根据用户订单的复杂程度,Cafe X每小时可准备100杯至120杯咖啡。完美的避免了消费者到店排队的尴尬,亨利·胡称,在订购时,用户可选择咖啡豆的品牌,也可以定制牛奶和其他添加剂的数量。经过测试显示,Cafe X制作的咖啡味道鲜美,与自动售货机出售的咖啡类饮料完全不同。
当然若因此就导致咖啡师失业,至少现阶段听起来还会有些危言耸听,咖啡师本身是一种艺术,而绝非站在吧台制作一杯咖啡那么简单的工作者。咖啡师在烘焙、磨豆、制作过程中和顾客的交流,这里注入的情感是机器所不能替代的。但AI的出现会节省很多复杂工序的成本,这对咖啡师而言是很大的帮助。
3.无人咖啡馆来了,还有黑科技“结算门”
从饮用结构上看,目前我国在消费市场占的比重比较大的还是速溶咖啡,占比约达84%。但随着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和对品质的追求,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自己购买咖啡豆或到咖啡店消费,咖啡店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
中国咖啡行业的市场规模和增速(数据来源:Euromonitor)
去年年底亚马逊率先推出的黑科技产品——无人超市店Amazon Go,今年7月8-12日阿里举办的淘宝造物节上,推出国内首家“无人咖啡馆——淘咖啡”。这让咖啡在人工智能的进程上又快了一步。
据了解, “淘咖啡”是阿里实验室所筹划已久的“无人零售计划”中的第一个应用场景,试图通过一体化的实体店,做到无人结算就可解决所有事物的使用方案,让消费者的每一个体验环节都足够快和平滑。整个购物过程可以被拆解为“进店、选购、等候取餐和离店支付”四步骤,其中最黑科技的就是结算,“结算门”自行感应,相应的消费额就会直接从支付宝扣除,免去了拿出手机解锁支付工序。想象一下如此快捷方便的咖啡店开在家门口,购买效率提升非常可观。
4.插上AI翅膀,无人车送外卖
“到店买咖啡不用排队,咖啡店还能监测出你的心情推荐个性化咖啡”……就算如此贴心的智能服务,仍然无法满足一些“懒癌患者”们的需求,既不想亲自出门购买、又想喝到最佳温度的咖啡,别担心,有AI为此提供了更优解决方案。
举个例子,去年3月,百度开发者技术交流会上,就用百度外卖定了200份星巴克给现场参会的嘉宾和开发者们饮用。仅仅半小时后,200份咖啡送达会场。而这份订单若交给单个店完成,大概需要10小时。事实上,百度外卖很早就将AI引入派单系统,通过智能计算与决策,调度系统能够在众多骑手中选出最适合的人,将订单派给他并规划最佳送餐路径。这使得送餐效率大大提升,用户等待时间极大缩短。
而阿里云连同饿了么合作研发出人工智能ET,则在调度中加入了许多人为因素。比如送餐不是“唯快不破”,通常餐送到了,用户并不一定会立刻来取,平均需要等三部电梯的时间才能下来。将骑手的骑行进度、用户的取餐时间、系统的到达提示综合考虑,才能提高整个送餐流程的效率,减少双方的等待。
除此之外,无人车技术的发展让外送变得更为便捷。福特汽车公司和达美乐披萨则正在联合起来,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自动驾驶汽车来递送食物。根据他们联合发布的消息,在美国密歇根安娜堡,达美乐披萨的顾客将率先尝试这种新的外卖送达方式。随机选择的订单,会由福特正在研发的混合自动驾驶汽车送达。当然,福特的安全工程师目前还是会坐在车上,不会完全无人化送餐,但是这确实是个有趣的开始。想想以后机器人坐在无人驾驶车上给你送来一杯温暖咖啡的场景,又或许是一架无人机呢?
5.VR培训咖啡师?Google:我觉得可以
对于任何一个咖啡店,咖啡师技能的培训都是一笔相当大的投入,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设备等等。那么如果可以用虚拟现实解决这些难题,让学员可以戴上头盔,在计算机生成的数字环境中学习手艺呢?Google告诉你,可行!
对于咖啡爱好者来说,在虚拟场景里实践,让人工智能当你的老师,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虚拟场景里的设备和现实里一样,都是双头La MarzoccoGB5意式咖啡机和Mazzer Super Jolly磨豆机。
虚拟模型包括一些真实的触感:按键、把手及其它步骤,比如压粉。一些狂热的爱好者和专业人员帮助设定训练程序,通过符号、文本和旁白,提供视觉和听觉上的逐步指引。”虽然这会存在一些诸如无法很好掌握压粉时施加的压力,但如此大力度的解放资源,已经让我们看到了AI的强大。
从一杯咖啡的制作,到外送购买及时品尝到这杯咖啡,AI让喝咖啡这件事儿喝出了新花样。未来十年,我国咖啡市场仍然发展潜力巨大,甚至再到咖啡上游诸多方面,当咖啡插上AI的翅膀,想象空间会被进一步放大,我们期待咖啡业的更多新模式和新玩法。
本文为未来图灵(futureturing)独家文章,转载请申请授权并注明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