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唐旭锋 通讯员 奕超超 张珊翊 李春月
买了房子后,各类装修电话接二连三打来,不少业主叫苦不迭。这些购房者的个人信息是如何泄露的?会不会是房产中介出售的?
近日,宁波奉化警方破获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1人,查获公民个人信息5万余条。
奉化市民王女士(化名)此前在本地购置了一套新房,在即将交付的时候,接到一通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是装修公司员工,询问是否考虑由他们公司来承接装修事宜。
“装修公司为了做生意打电话推销业务并不为过,但奇怪的是我们的身份信息以及房子信息对方是如何得到的,这让人难免有些担忧。”王女士于是选择了报警,“对方不仅知道我的姓名、电话号码,对于我购买的房产情况也了如指掌。”
类似情况还有不少。
今年3月,奉化公安分局网警大队接到多名群众投诉,称经常遭到本地多家房产公司、装潢公司、空调地暖公司的电话骚扰,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网警大队联合岳林派出所立即对该线索展开侦查。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拨打电话的这些业务员,基本掌握了辖区内多数新近交付的楼房信息,可能存在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网警大队民警吴一博说。后经调查,这些骚扰电话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当地一家装潢公司,该公司负责人许某通过多家装潢公司、房产销售公司、空调地暖公司等途径,以偷拍、交换、购买等方式非法获取奉化多个楼盘的客户数据3万余条,后提供给公司业务员用于推销业务,非法获利10万余元。
根据掌握的线索,截至7月底,奉化警方陆续抓获犯罪嫌疑人共计11人,包括上述装潢公司负责人许某及某房产销售公司员工斯某等等,查扣手机13部,电脑1台,印有公民个人信息的纸质材料1000余份,共计公民信息5万余条。
据许某交代,为提高业务成功率,他多渠道购买优质楼盘的客户信息,根据楼盘大小,购买费用少则几百、多则几千。业务员分批拨打这些客户号码,如电话中的客户有意向,就让他们互加微信,推荐客户来公司看家装以及设计方案等,从而进一步拓展业务。
经调查,许某与斯某存在合作关系。斯某在房产销售公司工作期间,通过公司微信工作群非法搜集业主买房信息,以及向同行交换其他楼盘的业主卖房信息,整理后以3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价格出售给许某,从中非法获利3万余元。
根据“一案双查”,民警对斯某就职的房产销售公司进行网络专项监督检查,发现该公司在微信工作群组内大量传播未加密的客户购房信息,且未制定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未确定安全负责人和落实网络安全保护责任,未制定网络安全事件紧急预案,构成不履行网络安全保护义务的违法行为。7月下旬,警方对该公司处以行政警告处罚,并责令其限期整改。
犯罪嫌疑人斯某
目前,许某、斯某等11人均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提醒,企业单位要提高防范意识和安全防范等级,建立自查、督察和责任制度,堵塞监管漏洞。同时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管理教育,严防内部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泄露公民个人信息。对于产品的宣传和推销一定要采取合法途经,不要触碰法律红线,任何出售、泄露、窃取、购买、交换公民信息的行为都系违法。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