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
全球气候变暖一直是最为严峻的气候问题
山林大火频繁发生
从2019年的澳洲森林大火
到2020年的美国加州山火
都在警醒人们要对气候环境予以关注和保护
中国虽地大物博
但植被面积却不大
且有8个沙漠和4个沙地
库木塔格沙漠
黑山戈壁
毛乌素沙地
浑善达克沙地
让沙漠从版图上“消失”,
到底有多难?
“人们普遍认为
人口密集国家的过度开发
会导致土壤退化”
但,不论是2019年2月11日
一篇发表在
英国《自然》(Nature)杂志网站的研究报告
还是2019年2月12日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的推文
都表示
与20年前相比,地球越来越绿了
(而且)根据数据显示
中国和印度的植树造林和农业等活动
主导了地球变绿的过程
《自然》(Nature)上的研究报告还称
过去20年里,地球增加的绿化面积
相当于亚马逊热带雨林的覆盖面积
其中,中国贡献突出——
植被面积仅占全球的6.6%
但全球植被叶面积净增长的25%都来自中国!
而中国新增绿化面积的42%
来自于植树造林!
2020年10月28日
《自然》(Nature)科学期刊上
一个国际团队的研究报告也再次表示
“中国植树造林的碳吸收作用‘被低估了’”——
中国的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碳汇”
占了中国整体陆地的35%还多一点
碳汇(carbon sink),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该项研究的联合作者
英国爱丁堡大学的保罗·帕尔默教授
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我们通过大量的证据支持得到了
大胆的科学结论
尽管中国森林碳汇区的规模令人震惊
但却是真实的
是经过实地测量和卫星数据证实过的”
当时,不少网友为“中国奇迹”表示自豪
连连称赞:
也有网友现身说法
表示感受到了责任感:
为什么中国会有这样的意识?
新中国成立之时
我们的先辈面对着的是一片疲倦的大地
它有着许多生态问题
首先就是荒漠化和沙化
根据第五次全国沙漠化和沙化监测
中国的荒漠化土地
有261万平方千米
占陆地面积的27.2%
沙化土地则有172.12万平方千米
肆虐的沙尘暴、水土流失
洪涝灾害、土壤盐渍化
石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
等等问题
都在威胁着我们的生存和发展
于是
一些特殊且伟大的工程
从西北大漠深处到东南大海之滨
拔地而起
你也许听过它们的许多名字
三北防护林工程
天然林保护工程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
......
这些都是我国
走过许多曲折的道路后的探索、实践和改进
而这一切
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的“治沙人”
是他们
为解决沙化土地的问题
用智慧、劳动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因地制宜,宜树则树,宜草则草
尊重着自然规律
就地扎根了几十年
……
毛乌素沙漠即将消失
毛乌素沙漠是中国四大沙漠之一
又称鄂尔多斯沙地、毛乌素沙地
总面积4.22万平方公里
位于陕西、内蒙古两省区交界
被称为“人造沙漠”
几十年前的毛乌素地区
春天西北风一刮就起尘
“飞沙走石家无粮,人老几辈住坯房”
“房屋埋压人移走,看见黄沙就摇头”
成为当地广为流传的顺口溜
早期的毛乌素地区
“女子治沙连”:誓叫沙海变绿洲
1974年5月,陕西榆林
54位年仅18岁的女子民兵
响应国家植树造林的号召
成立了“女子治沙连”
因为当时条件太艰苦
连队规定队员一旦结婚就要离开
第一代队员席永翠为此
三次推迟了婚期
8年时间都献给了治沙连
治沙连第14任连长席彩娥
是第一代治沙队员席永翠的侄孙女
她因为童年时的家乡漫天黄沙
主动提出要来治沙连
一干就是10年
几十年来
陕西绿色版图向北延伸了400公里
这绿色版图中
就包括治沙连一代代女民兵
累计治理的14000多亩荒漠
现代愚公郭成旺:4代人接力种树40年
陕西省靖边县的郭成旺
今年已近百岁
40年来,他带领一家人
让家乡的沙漠披上了绿装
儿媳妇生孩子那一年
方圆几里地
郭成旺都找不到够做一顿饭的柴火
之后他承包了村外的
4.5万亩荒沙地
一家四代人,沙漠里种树
成了郭家近乎严酷的家规
郭成旺的长孙郭建军说:
“我爷爷那时候主要种的是杨树
我们现在种的是樟子松
去年我还试着栽上了苹果树
过几年应该就能挂果了”
郭成旺(左三)祖孙四代人
如今的村子
不仅不再惧怕风沙侵袭
还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基地
在2020年春天
毛乌素沙漠也传来了好消息
因为它即将在地球上消失!
毛乌素地区今昔对比
从一棵树到一片林——塞罕坝机械林场
塞罕坝机械林场
位于河北省承德市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北部坝上地区
属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
系内蒙古高原与大兴安岭余脉
阴山余脉交接处
海拔在1000米以上
“水的源头,云的故乡
花的世界,林的海洋
珍奇异兽的天堂”
这是塞罕坝历史上的景象
然而,随着历史的推移
塞罕坝的森林植被因开围放垦被破坏
后来,又经历了
日本侵略者的掠夺采伐和连年山火
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
退化为高原荒丘
到解放初期
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
呈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
塞罕坝早期的荒芜景象
1962年,林业部
为了阻止沙地向南扩张
不让沙尘入侵北京
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大唤起林场、阴河林场的基础上
建立起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
369人肩负使命
或坐车,或骑马,或徒步,豪迈上坝
他们来自全国18个省区市
平均年龄不到24岁
127人是刚走出校园的大中专毕业生
工作人员在塞罕坝机械林场植树(2014年5月13日摄)
面对极端恶劣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来自五湖四海的“塞罕坝人”凭着坚韧的毅力
坚持“先治坡、后置窝,先生产、后生活”
吃黑莜面、喝冰雪水、住马架子、睡地窨子
顶风冒雪,垦荒植树
……
经过三代林场人的不懈努力
50多年前的一片沙海
成为了现如今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森林
如今的塞罕坝
2021年2月25日
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
塞罕坝机械林场获得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安长明作为林场代表
从总书记手上接过了荣誉证书
“这是国家对塞罕坝林场三代人
半个多世纪付出的勉励与见证”
安长明说
第一代林场职工于茫茫荒原上开山种树
给荒山织就了一件绿衣
作为第二代林场职工
如果说他的使命是让这件衣服更结实,更耐穿
那么,他希望刚刚投身林场的第三代人
能织就一件结实漂亮
能为更多人遮风挡雨的锦绣华服
“林一代”任仲元:这辈子奉献给林场让我找到人生价值
25岁那年,任仲元还在一所技校任教
得到调令后,他立即动身赶赴坝上
但眼前荒凉的景象还是让他惊呆了
1961年,林业专家考察时,发现的唯一一株落叶松。
心里犯着嘀咕
任仲元接到了第一个任务——修理播种机
作为坝上唯一学机械制造的大学生
这难不倒任仲元
他迅速解决了这个问题
当时正是农忙季节
一台播种机直接关系着林场的粮食收成
也是从那时候起
任仲元明白了自己的价值
让任仲元决定将一生献给塞罕坝的
是那场决定林场命运的“马蹄坑大会战”
林场前两年,造林的成活率并不高
任仲元每天在机器后面弯着腰、趴在地上
从早到晚仔细瞧
终于发现了问题症结——
进口的植苗机“水土不服”
任仲元根据塞罕坝高原丘陵的地形特点
改良了植苗机,并把栽歪的苗人工扶正
重新培土,逐一踩实
这一次,植苗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
塞罕坝大规模造林从这时拉开帷幕
“看着这片稚嫩的绿色
我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我这辈子就守在塞罕坝了!”
这一守,就是整整36年
“林二代”刘军、齐淑艳:每天听到最多的声音是风吹林海的声音
“塞罕坝人”常说
“望海楼”是林场的眼睛
用来望火情的“望海楼”原意是望火
由于森林忌火
在楼上远望仿若一片林海
遂改名“望海楼”
作为塞罕坝机械林场亮兵台“望海楼”的瞭望员
刘军和齐淑艳夫妇
一望就望了13年
2006年起
夫妻俩就一直
严格按照“不间断瞭望、每15分钟汇报”的要求
重复着每一天
齐淑艳补充道,进入重点防火期
一天要瞭望96次
早些年,望海楼的条件十分艰苦
一座简易的红砖房
不通电、不通水,取暖靠烧火
刘军说
“夜晚,山上除了风声和野兽的叫声
剩下就是两个人的呼吸声
静得令人害怕”
但对刘军而言
这片林子是他的孩子,也是岁月的见证
陆建是一名80后扑火员
是标准的“林三代”
陆建(右)
1962年,塞罕坝机械林场刚成立时
陆建的祖父就来到了这里
是第一代务林人
后来,陆建的父亲陆爱国
也成为了一名瞭望员
前几年陆建的祖父去世
遵照其遗愿
祖父的遗体葬在了塞罕坝
因为塞罕坝机械林场
每年都会招聘10名大学生“新人”
陆爱国便说服儿子陆建回到了林场
成为一名救火队员
陆建说
他从小就生活在这片林子里
塞罕坝对于自己是故乡般的存在
他还说
守护好这片林子
就是守护好祖辈和父辈的心愿
就是守护好自己的家
从最开始西北大漠的草方格
到如今遍布中国大地的绿意
中国人在种树这件事上
低调又努力
但防风治沙的战役尚未结束
这件事,与你我都有关!
不只在今天!
所以,让我们继续并肩而行!
(来源:共青团中央微信公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