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灶软管拆卸方法(燃气灶软管两头如何拆卸)

燃气灶软管拆卸方法(燃气灶软管两头如何拆卸)

首页家电维修燃气灶更新时间:2022-03-11 23:19:41

记者 | 实习记者 张仟荟 见习记者 朱恩民

编辑 | 赵孟

2021年10月21日,沈阳市和平区发生燃气爆燃事故造成5人死亡,47人受伤。仅仅三天后,10月24日,大连瓦房店市居民楼又发生燃气爆炸事故,造成2人死亡。燃气事故频发,燃气安全问题再次敲响警钟。

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安全管理委员会近期发布的《全国燃气事故分析报告》(以下简称《分析报告》)显示,从2017年至2021年上半年,近五年来中国有公开报道的燃气事故多达3618起,造成至少4046人伤亡。

界面新闻结合这份《分析报告》、公开报道、裁判文书和专业人士分析发现,近年来中国燃气事故发生的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居民用气事故占燃气事故总数的比例最大,其次是管网事故,而第三方施工是管网事故主因。

燃气安全专家建议,提高居民用气安全的宣传教育仍需加强,其次,地方政府逐渐建立市政管线施工联席制度,确保施政施工过程中各类管道安全。

5年内发生燃气事故3600多起

2021年6月13日早晨6时30分许,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艳湖小区发生天然气爆炸事故,爆炸造成26人死亡,138人受伤,其中重伤37人,直接经济损失约5395.41万元,被判定为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这是近年来报道伤亡人数最多的一起重大燃气爆炸事故。

实际上,中国每年发生的各类燃气事故达数百起,许多事故因信息公布滞后等原因未引起关注。

中国城市燃气协会统计发现,2017年至2021年全国媒体报道的燃气事故数量分别为925起、813起、721起、615起、544起(上半年),整体呈10%以上的下降趋势。2017-2021年伤亡人数分别为1272人、1005人、634人、652人、483人(上半年)。

2020年事故数量降幅较大,可能与疫情期间餐饮及工商用户停工、道路施工数量减少有关。但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仅上半年就发生544起事故,以此推算,全年发生燃气事故或逾1000起,加之下半年发生的两起备受关注的爆炸事故,今年燃气事故数量有回升迹象。

此外,燃气事故还出现北方高于南方的地域差异。东部某市一位燃气安全专家向界面新闻分析,一方面是埋在地下的管道遭遇热胀冷缩,且南北土壤存在差异,北方冻土层因冷热不均导致管道焊缝出现问题;此外,北方冬天冷,开暖气很少开窗户通风,容易形成燃气爆炸的密闭空间。

《分析报告》中特别提到,因燃气管道腐蚀泄漏,燃气进入封闭空间造成火灾爆炸事故的人员伤亡比例较高,其中较为典型的案例是“613”湖北十堰燃气爆炸事故。

2021年9月30日,湖北省应急管理厅官方网站发布了“613”湖北十堰燃气爆炸事故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显示,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天然气中压钢管严重锈蚀破裂,泄漏的天然气在建筑物下方河道内密闭空间聚集,遇餐饮商户排油烟管道排出的火星发生爆炸。

这起事故中,围绕燃气管道泄漏、密闭空间形成、点爆燃气火源、隐患排查治理等要素分析,事故间接原因有:燃气公司违规建设管道,穿过地下密闭空间,未尽巡查职责;城管、市监、住建等监管部门的缺位;发生泄漏之后的应急失误;物业管理混乱,商户违规使用明火、排放油烟。

值得一提的是,10月21日沈阳和平区爆炸事故涉及的沈阳燃气公司,此前也发生过燃气管道泄漏导致的爆炸事故。2016年3月6日,沈阳市沈河区万柳塘路43号空军房产裙房发生可燃气体爆炸事故,造成周边建筑、车辆不同程度受损,3名人员受伤。

联合调查组认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地下燃气管道泄漏,沈阳燃气公司对管道线路安全检查不到位,没有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燃气通过下水管道进入手抓饼店内,手抓饼店内燃气浓度达到爆燃浓度,遇明火爆炸。

第三方施工是管网事故主因

《分析报告》显示,在各种事故类型中,居民用户事故最为多发,仅2021上半年就发生305起,占总数56%;其次是管网事故,2021上半年发生146起,占26.8%;用户端事故(包括居民和工商用户)占总数72.3%。

常见的天然气用户事故原因包括软管损坏、外力因素致燃气泄漏、灶具熄火保护失效、私自接改管道、室外燃气泄漏串入室内等。

无论是天然气还是液化石油气造成的用户端事故,软管问题都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软管脱落、老化、被动物咬噬都可能造成燃气事故发生。2020年5月24日,咸阳市秦都区秦宝小区西区北院一居民家里发生一起闪爆,一人受伤,系户内天然气软管被老鼠咬烂所致。

2017年7月21日上午8时32分,杭州市西湖区桐庐野鱼馆因液化石油气泄漏发生爆燃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44人受伤。事故原因正是餐馆内一只液化石油气钢瓶瓶阀处于开启状态,橡胶软管老化且连接不牢固致软管脱落。

陕西省西安市燃气消防特设应急专家周中认为,居民用气问题占燃气安全事故比例较大,主要原因是橡胶软管老化、灶具无熄火保护装置和未安装燃气泄漏报警器或失效等这类不按规范使用、更换燃气器具装置的现象普遍存在,且居民每户都是独立单元,因装修私改包裹管道、空置户等复杂情况较多,燃气公司入户安全检查难度也较大,往往存在安全隐患。

周中特别提到,最怕的是液化石油气这种重于空气的、比较稳定的混合气,“有泄漏时它就像水在地面漫,无孔不入,漫到你鼻子之前是闻不到的,如果没有扰动空气难以发现。相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汽化后的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挥发,容易发生窒息、燃烧、爆炸。

第二大事故类型管网事故中,第三方施工破坏是造成管网事故的主因。

其中伤亡人数较多的一起发生在2017年7月4日,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繁华路城市燃气管道泄漏爆炸,造成7人死亡、85人受伤。事故原因是,施工企业在实施道路改造工程旋喷桩施工过程中,钻漏地下中压燃气管道,导致燃气大量泄漏,燃气扩散到室内。积累达到爆炸极限,遇随机不明点火源引发爆炸。

这起事故中,除了施工企业不具备施工能力,并存在转包、非法分包等违法违规行为之外,燃气企业也未与施工单位制定燃气设施保护方案,未对施工现场进行指导和监护。施工方缺乏燃气安全意识,与燃气公司缺少配合协调,使得第三方施工造成的管网事故频发。

此外,燃气公司对管道的施工作业也可能由于不规范操作引发事故。2021年2月1日,东部某市一家燃气公司的4名抢修人员在民惠佳苑二区400号102室室外抢修燃气管道时,未及时做好泄漏管道的封堵切断保护工作,导致燃气在102室内集聚并逐步积累达到爆炸极限,遇点火源突然发生闪爆。造成5名抢修人员受伤,室内1名居民受伤。

据红星新闻报道,沈阳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在事故发生的太原南街 222 号,从 2021 年10月20日22时开始燃气管网改造施工,工程于10月21日6时结束,并于7点 10分上报燃气公司。燃气公司随后派人前往现场,为停气地址逐个通气。

沈阳市政府2020年发布的《沈阳市老旧燃气供水管网改造实施方案》中明确,自2020年起,利用3年时间,结合排水防涝等城建项目排迁工程以及市政道路新建、翻修和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对中心城区的老旧灰口铸铁燃气管线及老旧供水管网实施全面改造。

界面新闻梳理资料发现,辽宁省多数城市燃气管网历史悠久, 大量管网超期服役。在大连市、沈阳市、鞍山市、锦州市等燃气发展较早的城市, 改造方案中提到的老旧灰口铸铁燃气管多数为20世纪80年代末以前敷设的燃气管道, 使用年限超已过30年,这种管道材质脆, 韧性差, 在外力作用下易断裂而发生泄漏。

同样,全国其他燃气管网修建于上世纪80年代左右的城市也面临着管道老化造成的安全隐患。2017年12月11日,包头昆区友谊十九小区二区6栋发生一起灰口铸铁管道受弯曲应力而发生脆性开裂泄漏煤气导致的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2020年7月24日,天津滨海新区茶淀街一居民楼发生煤气爆炸事故,目前已致1死17伤。事发前,有煤气管线泄漏,并爆炸起火,据居民反应事发地为老旧小区。

一位不具名的燃气安全专家告诉界面新闻,管网改造施工有可能会出现不明管道问题,主要是安装工在安装时分不清管道,可能会误接管道,例如把好管道接到破损的管道上去,这样很容易导致气体漏泄。另一方面,燃气涉及民生,常常会因抢工期导致工程质量下降,特别是燃气方面很多隐蔽工程的问题容易被忽视。燃气工程项目会经常分包给第三方安装公司,国企会有技术部门监管,小型民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降低施工质量,但一般会经过多方联合全程验收工程质量。

界面新闻注意到,除了已勘明原因的燃气爆炸事故,每年的公开报道中还有更多不明原因事故。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在燃气事故的追因和披露方面亟待改进,需要更完善的责任认定机制,让燃气事故报道不再止于“原因正在调查中”。

建立市政管线施工会签制度保障管网安全

周中向界面新闻分析,“天然气爆炸就三点,燃气泄漏,在空气中形成5%-15%的混合浓度,在密闭空间,遇到哪怕是静电的点火源就会爆炸。如果是在开放的环境里,可能会闪燃一下,甚至连声音都没有,爆炸的可能性就很小”。他提醒,所有的密闭空间,如果有燃气通过,都应该是特别关注的地方。

界面新闻注意到,点火源类型多样具有不可控性,许多事故的调查报告中并没有查明点火源,因此专业人士认为,燃气事故的预防重点应该是防止气体泄漏。

过往案例显示,软管损坏导致的燃气事故较多。一位燃气安全专家告诉界面新闻,在他接触的居民燃气事故中,连接灶具的软管长时间老化,甚至可能有鼠咬坏的情况约占50%。灶具自身密封不够,居民没有习惯性关阀意识会导致泄漏,大约占30%。鉴于此,提高居民的用气安全意识,及时留意灶具软管损坏至关重要。

《家用燃气灶具拆装和维修服务技术规范》规定,燃气连接管采用橡胶软管应1-1.5年更换,定期更换软管或使用长寿命金属软管来防止软管脱落、破损导致的漏气。

《全国燃气事故分析报告》中提到,有一类冬季常见的居民用气安全事故原因,即液化石油气热水器中毒事故,已占据液化石油气事故原因首位。

2020年12月19日,江西吉安市永丰县恩江镇一出租房内一家4口洗完澡之后,一氧化碳中毒不幸全部身亡;2019年1月23日下午3时许,广西省柳州市柳南区太阳村镇文笔村下龙汶一屯一出租屋内,一对父女被邻居发现殒命家中,而卫生间外厨房墙壁上的燃气热水器还在燃烧,屋内所有窗户也都为紧闭状态。

多位燃气安全专家表示,为防范此类事故发生,加强安全宣传方式,提高居民自身的用气安全意识第一位的工作。居民应当对自家的热水器进行检查,尽快更换在用的直排式、烟道式燃气热水器。此外热水器安装的位置非常重要,严禁在浴室安装燃气热水器;安装在厨房的,要同时配备通风设备,促使空气流动。

“除了用户自身提高安全意识,监管和技术预防也是必需的。” 前述东部某市燃气安全专家认为,燃气公司应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两年强制性安检一次规定,如果无法进入居所,就用技术手段在门口检查是否有气体泄漏,并形成档案提交给相关政府部门处置。

此外,他建议还需从技术手段防范事故发生。例如,最早的燃气表是机械表,现在逐步改换成普通的物联网燃气表,最新的智能物联网燃气表带有自动检测切断功能,只要检测到气体泄漏就可以关阀,用户外出忘记关阀到一定时间可以自动关阀,应该推广安全性更高的燃气表。

对于施工造成的管网事故防范,郑州华润燃气公司技术人员魏宇文在《城市天然气管道设施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文中提出,在天然气管网第三方破坏事故中,施工方绝大多数都是自来水管道、热力管道、电力管道、地铁建设项目以及其他市政工程。

他建议,职能部门应当对地下管线、市政施工的报审程序进行严格把关,对于一些工程项目规划进行核实时,如果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会对天然气管道造成一定的影响,应当要求建设施工单位必须和天然气安全部门以及天然气供应企业进行商讨,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还可以通过统筹建立地下综合管廊,将天然气、自来水、电力、电信、热力等市政公用管线分别铺设在各自独立的廊室内,既能够减少相互之间因施工作业带来的第三方破坏,又能在某一种管线发生泄漏事故时,将其它管线有效隔离开,避免扩大事故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一位不具名的燃气公司人士介绍,很多是老旧小区施工过程中,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没办法按照施工设计执行,有时为了赶工期再降低工程质量,导致有很多地下管道被挖断等情况偶有发生,“例如自来水公司在挖路的过程中把燃气管道蹭破点皮儿,没造成危险就会赶紧埋了,就不吭气。”

对于燃气管网事故挖断频繁,周中建议,地方政府都应建立市政管线施工会签制度,在施工前召集相邻管线单位,统一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地下管道位置、施工注意事项等,同时现场加强监护并采取安全保障措施,挖断事故就会有效降低。

他提到,现实中也存在图纸和实际管位不符的情况,因为之前绘图没有使用卫星定位等技术手段,后期路面有所改变,造成管线实际位置改变。现在,一般燃气公司会要求,施工单位在距离地下燃气管道2米范围内,必须改为人工开挖,因为大型机械的破坏率很高,“一下子下去就可能出大问题”。现在,各具规模的建设单位都在努力使用管网全球定位技术,把所有管线资料纳入到智慧燃气管理平台,基层政府也在推进搭建综合城市管理的网络平台之中。

周中介绍,随着法规、规范的不断健全,政府管理部门人员专业化、管理责任脉络清晰化,各企业安全文化的深化建设,人民生活水平随科技共同提升,会进一步保障居民用气安全。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