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器用老关吗(热水器能经常开或关吗)

热水器用老关吗(热水器能经常开或关吗)

首页家电维修热水器更新时间:2022-03-09 04:13:44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1985年实行三学期制起,清华增设5周夏季学期,为学生提供更多样的教学形式。其中,社会实践,已成为清华学子践行真知、丰满羽翼的必修一课。

百闻不如一见。今年夏天,清华学子又将足迹印在了世界各地。假期去哪儿?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听听实践中的探索与发现。

实践出真知

“I·温度”湘西支队五入湘西耕耘,传递清华温度

7月30日至8月8日,来自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电子系、美术学院等8个院系的15名本科生和1位教师共同组成的清华大学“I·温度”热水器搭建暨“精准扶贫”调研联合支队湘西分队(以下简称“I·温度”湘西支队)赴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16名队员在10天的实践时间内,共完成两所学校15台太阳能热水器搭建、1间艺术图书室设计改造、15间教室美化任务,并开展“精准扶贫”专项调研,举办了“I·温度”湘西实践支队五年总结交流活动。

为社塘坡小学搭建太阳能热水器

支队队员在阅览室进行墙绘

支队在双塘街道大兴村调研扶贫

除了搭建热水器,“I·温度”支队还致力于搭建“I·公益”平台,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公益活动。支队面向社会发起募捐,获得了爱心人士捐赠的善款共计一万余元;联合清华附小昌平学校,开展了爱心义卖、图书分享、远方来信等公益活动。支队耗时两天完成了粉刷墙绘、组装书夹、美化桌凳、陈列图书等一系列工作,完成了社塘坡学校艺术图书室的设计改造,并邀请学校中小学生一起,共同完成12间教室的美化任务。依托于“I·调研”平台,“I·温度”五年来还对吉首市周边5镇11村开展“精准扶贫”专项调研。

五年来,“I·温度”及其前身“湘西温度”支队72名队员在暑假走进湘西,踏上公益之路,用爱心传递温度。五年来在学校、湘西州和吉首市政府及社会爱心企业、人士的帮助下,实践支队共为湘西搭建77台热水器,解决了偏远山区11所寄宿制学校4000余名学生的热水洗浴问题。吉首市委市政府也投入300多万元,将吉首市农村寄宿制学校全部配套建设太阳能和学生浴室,彻底解决了域内偏远寄宿制学校的热水洗浴问题。

五年来,“I·温度”的同学们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他们来自山川大海,带着阳光、温度与爱。他们始终相信,行动让改变发生。

供稿 | 校团委

走进埃及:践行青年交流 对话文明互鉴

以“中埃青年交流,探索文明互鉴”为主题,7月9日至25日,来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的9名学生赴埃及进行社会实践考察。两周时间里,支队走访16家单位,参加19场文化学习与探访活动,与埃及前外交部部长纳布纳比勒·法赫米(Nabil Fahmy)、中国驻埃及大使馆公使肖军正、埃及不列颠大学校长艾哈默德·哈麦德(Ahmed Hamad)等交流座谈,并与近百名埃及青年学生深入交流、结下友谊。

支队与中国驻埃及大使馆公使肖军正、使馆教育处参赞宋波合影

在中国驻埃及大使馆,公使肖军正向支队介绍了中埃建交的历史,作为“非洲大陆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埃关系的发展为之后与很多类似国家建立外交关系铺垫了模式和道路。肖军正鼓励同学们拓展全球视野,把世界当舞台,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奋斗。

支队参观非洲第一高楼标志塔工地

机械工程系2015级本科生陈诺在参观国开行、中国商会、华为、中建集团、徐工集团、新华社等单位后表示:“作为一名工科生,看到中国企业在世界各地发光发热,为当地发展和民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感到非常激动,切身体会到了中国力量和中国日益增大的国际影响力,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够用所学知识,把中国的技术带向世界。”

支队与埃及不列颠大学青年学生交流合影

今年暑期,校团委设立“本科生海外实践支持计划”,共支持来自29个院系的55支支队分赴“一带一路”沿线等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社会实践,超过500名学生通过文化浸润和深度交流,提升了全球胜任力和国际视野,增进了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

文 | 刘哲铭

图 | 苗培壮

初心服务团:抗洪一线践初心 传播希望担使命

7月,为鼓励清华研究生同学将自身专业能力与地方发展、民众生活紧密结合,清华大学围绕“我的事业,我的祖国”实践主题,组织“初心服务团”社会实践活动。“初心服务团”江西萍乡实践支队相应学校号召,深入思考“初心”之于清华研究生的内涵,奔赴江西省萍乡市,踏上践行初心之路。

实践队参与灾后重建工作

实践队带领孩子们开展爱国主题教育活动

今年7月,江西遭受百年难遇的暴雨洪涝灾害。地处湘赣边界的萍乡市降雨量达267毫米,是此轮降雨受灾较为严重的地区。当地政府迅速组织公安及消防部门投入到抗洪抢险和灾后重建的工作之中。7月20日,清华大学“初心服务团”江西萍乡实践成员们得知此事后,一致要求奔赴一线,投入到灾后重建的协助工作中,在实践队长的带领下,队员们冒着烈日,不畏辛劳,清除道路淤泥,整理灾后废物,慰问灾区群众。

此外,实践队一行还前往腊市镇凤凰小学看望留守儿童,带领孩子们开展爱国主题教育活动,并赠送爱心书包和文具。

当地群众对清华学子们敢于担当的精神表示充分肯定。湘东区老关镇党委委员、团委书记何娅说道:“作为清华学子,你们既能深入企业,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又能下到基层,主动承担灾后工作,让我们非常敬佩,也希望你们能坚守初心,为祖国、为人民作出更多的贡献。”

文 | 刘思捷 余诺婷 飞鹏

图 | 陈昶昊

清华制造中国行赴太原实践,师生共探综改区发展

7月23日至7月26日,由清华大学团委及清华校友总会先进制造专业委员会组织的“清华制造中国行”太原支队同学先后参访了太重锅炉、天地煤机、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阳煤化机、清空科创等10余家典型制造业企业、研究院,通过深入交流,了解太原制造行业面临发展现状及需求,总结共性问题、提出个性化方案并帮助企业对接需求资源。

支队成员在山西综改区行政服务大厅参观

在山西省综合改革转型示范区,支队亲身体验综改区短短两年内的跨越式发展;在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支队深入了解山西省政府对于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通过学习,同学们认识到,想要将山西发展为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新高地,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发展中,就要“量”“质”并循,重视产业集群发展。

2019年暑假,清华大学团委及清华校友总会先进制造专业委员会合作共同主办“中国力量——清华制造中国行”实践专项。项目旨在聚集资源,推动清华技术、人才和产业的对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制造业、促进学生个人成长,达到社会实践育人实效。

文 | 程雨婷

图 | 陆军

书脊支教团:筑梦扎日,为爱西行

7月7日至25日,清华大学校团委“创益筑梦”公益社会实践支持计划——“书脊支教团”赴西藏爱心支教支队来到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洛扎县扎日乡完全小学,开展了为期两周多的短期支教活动。支队队员们以丰富多彩、别开生面的课堂形式,带领扎日乡完全小学的同学们探索新知识、开拓新视野,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你们等着我们,我们也会来清华大学,像你们一样,努力为建设美丽祖国作出贡献。”这是离别时,五年级二班的洛追群培同学在送给支队队员的信中所写的话。

支队为孩子们带去新颖有趣的知识的同时,也在用行动给孩子们播撒下希望与梦想的种子,让他们了解到大山之外的多彩世界。看到孩子们信中写下的真诚的话语,本次实践的支队长、来自土木系的2016级本科生张昊同学也代表支队送上了祝福:“相信扎日乡完全小学的同学们的梦想,最终能够绽放得如同扎日乡的油菜花般灿烂。”

支队队员备课时进行讨论

同学们在认真学习“清华拳”

清华大学“书脊支教团”加入了校团委“创益筑梦”公益实践支持计划。今年暑期,“创益筑梦”计划共有16支支队分赴多地开展多种类型的公益实践,同学们找准社会需求,发挥专业特长,创新公益模式,整合各方资源,助力精准扶贫,服务乡村振兴。

文图 | 赵佳

自动化系、工物系:聚焦自动驾驶 助力智慧出行

7月20日-7月29日,由来自自动化系、工程物理系的8名本科生、硕士生同学组成的实践支队前往日本东京、名古屋、丰田市等地,开展以“自动驾驶初探”为主题的暑期海外实践。支队关注全球化背景下中日两国自动驾驶行业发展的不同特点,调研日本自动驾驶行业产学研结合情况,积极思考如何促进我国自动驾驶领域产学研的进一步结合,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全球胜任力。

支队与名古屋大学奥田裕之实验室成员合影

实践支队负责人之一、自动化系2017级本科生侯晨认为,在新时代的自动驾驶全球化的趋势下,日本发挥历史积累的制造业优势,结合本国实际情况,走了一条与中国不尽相同的自动驾驶发展之路,中日两国未来可以加强合作、取长补短,在自动驾驶领域取得新突破。

文 | 侯晨

图 | 赵洋

编辑 张静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