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中国(中国是谁取的国名)

为什么叫中国(中国是谁取的国名)

首页维修大全生活更新时间:2022-04-12 06:12:52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为“中国”,所以,我们也自称为“中国人”。那么,“中国”这两个字到底是来自于何时呢?

其实,“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之后,又以“华夏”、“中华”、“中夏”、“中原”、“诸夏”、“诸华”、“神州”、“九州”、“海内”等的代称出现。在我们的古籍之中,“国”这一字,代表的是“城邦”的意思。而所谓的“中国”则指的是“中间的城邦”,所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

但是,在历朝历代的文献之中,这“中国”二字也是有着几种不同的意思在其中的:第一个是指“国君所在的地方”,也就是一个国家的“首都”,就如我们现在的“北京”;第二个是说“帝王统治的国土”;第三个则是上面所说的指“中原”这一个地区;第四个则是指的“国内”;最后一个便是说“汉族居住的地方”以及“建立起的国家”。

其实,早在汉朝,“中国”这一词,就逐步演变为“朝代”的一个标志了。严格说起来,“中国”是一种地域,而不是像现在所指的一个专有的名词。直到辛亥革命之后,“中国”才逐步成为了具有国家概念的一名称。

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在清王朝时期,“中国”这两个字的出现。

清世祖在位的时候,在清王朝的文书中就出现了“中国”一词,这里,是将清王朝所统治的地域统称为“中国”。而到了清圣祖的时候,这样的用法更是十分常见了。也成为了上面所说的几种含义之中,最为主要的一个用法:“建立起的国家”的地方。

可以说,在满族的王公贵族之中,也是认同了这样说法的,他们普遍称呼自己为“中国人”,在当时,这也是一个很常见的一个现象。而在与外国人的交涉当中,他们更是用“中国”和“西洋”来进行区分,并且,称呼双方为“中国人”和“西洋人”。

这种叫法,上至帝王、大臣,下至黎民百姓,甚至于,居住在清王朝的西方传教士,也是这样认为的。

并且,在《尼布楚条约》中,清王朝就被称为“中国”,这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正式的条约将中国称之为“中国”。而到了清高宗的时候,清王朝被称为“中国”已经成为了制度化,这尤其表现在与外人自称的时候。而在《清高宗实录》里,也明确的记录了:高宗要求,凡我大清人,对外时一定要自称“中国人”,这更是表明此事“乃一定之理”。

在最为权威的一些著作“大清历朝实录”里,其中,记录有“中国”二字,更是达到了千次之多。在这里,“中国”二字,代表的则是“清王朝所统治的区域以及民族”,这一用法更是达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而其中,仅仅指代“中原”这一区域的使用则占据了很小的一部分。

到了清高宗的时期,这种称呼就变得越来越少了。

并且,这些情况大部分是用来细分“满族”与“汉族”的情况之下才会出现的。例如:在清世宗时期,辩论“华”、“夷”这时候才出现,清王朝的帝王喜欢说“满汉一家,中外一家”,其实,这里的“中外”,并不是说,“中国”与“外国”,而说的是:“中原”与“中原之外”的地方。而对于“中国”和“外国”,他们则是用“中国”和“西洋”来进行称呼的。

到了晚清的末期,在与外来者签署的条约中,“中国”这两个字与“大清国”则交替使用,这种互相替代的形式也是十分普遍。在条约里面“中国”二字频繁出现,这不仅说明了清王朝对于这一名词的认同,也表明了当时的国际社会,对于这一名词的一个认同。甚至于,在西方与清王朝签署的条约之中,直接将大清朝直译成了“中国”二字。

也就是说,在当时的国际社会看来:“大清朝”与“中国”实际上就是一回事。这就好比在中国与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在我们现存的文本之中,用汉文所书写的“中国”二字,更是十分频繁的与“大清朝”交替使用。并且,这种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了中国与法国所签订的《黄埔条约》之中。

而在清王朝与美国所签订的《望厦条约》之中,更是直白的写出了“中华大清国”这几个字;而在条约的背后,结尾的签名也是写了“驻中华顾圣”几个字。到了后来的《天津条约》中,也是将大清王朝写作“中华大清国”,称呼清朝的帝王为“中华大皇帝”。

在这里,就十分直白的写明了“中华”、“中国”二字。可以说,此时这几个字广泛的被指代为“大清王朝”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承认。一直到后来的辛亥革命,“中国”二字才正式作为了中国的国名。也就是我们所称呼为“中华民国”,简称为“中国”二字。之后,“中国”二字,才具有了近代国家的一个概念。

到了后来,新中国成立,我们就正式的把“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为了“中国”。

参考资料:

【《“中国”二字的由来》、《尼布楚条约》、《清高宗实录》、《南京条约》、《黄埔条约》、《望厦条约》、《天津条约》】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