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家长不爱孩子?哪个老师不爱学生?如果你拿爱来指责某个家长或某个老师,我敢肯定地说,受指责的人一定会恼,为此吵起架、动起手来也都是可能的事。
爱自己的孩子几乎可以说是人的本能,正如高尔基所言,爱自己的孩子那是母鸡也会做的事;爱学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正如夏丏尊老先生说的,没有爱的教育就像池塘里没有水。所以,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爱孩子的愿望是真实的,不容怀疑,没必要争执。问题是会不会爱,有没有爱的能力,这种爱的能力其实就是教育智慧。如果没有教育智慧,我们的爱就会异化甚至以变态的形式表现出来,导致令人心痛的教育恶果,让人后悔不已。
在《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里,王晓春教授点评了100个教育案例。这100个案例应该是客观的,不是文学作品里的虚构,就像是相机对教育现实的拍照,让我们不由自主地和身边的人与事对号入座。深刻的教育现实让我们生出无奈和无力之心,既刺痛了我们,以致于让我们对人生产生怀疑;但也激发了我们的专业成长之念,因为没有人甘愿服输,克服自卑实现超越正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读完第二遍,我自问: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王晓春教授给我们的答案是什么?我所感悟到的就是两个字“研究”,王教授通过详实的案例分析指出了教育智慧产生于“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全部秘密在于“研究”,离开了研究,教师这个职业就毫无专业可言。
1. 研究意识。
有没有研究意识是区分教师是否优秀的“试金石”。家长也好,教师也好,我们往往习惯于去“管”孩子。孩子出现了问题,我们往往不问青红皂白,不做归因分析,上来就管,管不了,再用“爱”去感化,感化不起作用,更加严厉地管,再不起作用,就叫家长来,家长早就失控了,还指望着教师去给转化过来呢。结果可想而知,在一阵子“瞎忙”中放弃了。这是大部分家长和老师惯性的做法,其根源是缺乏研究意识。
为什么没有研究的意识呢?原因不外乎有二:
一是师道尊严,不容侵犯,我是家长、老师,你是学生,你就得听我的。所以我们最喜欢听话的孩子,你不听话就是不尊重我,就是不对的。我们只在乎自己的内心感受,而从不在乎孩子的感受。我管你天经地义,理直气壮,“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二是“管”省心省事,而“研究”则麻烦得多。前者追究效率,是管理的态度,符合工业化特点;后者要调查研究、归因分析,要进行假设和验证,这是科学的态度。我事这么多、工作这么忙,我哪有功夫去研究?
研究意识得不到提升,我们就会陷入习惯性地“管”,解决复杂的教育问题只能凭经验和想当然,专业当然就会停滞不前。
2. 研究能力。
很多时候,缺少研究的能力会严重阻碍研究的意识。这就像我们不会使用挖掘机一样,即便挖掘机就在身边,我们还照样拿铁锹挖坑,使用挖掘机是别人的事,我只会用铁锹。
研究的能力来自于哪里?我觉得有三条路径:
一是读书、思考。读书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飞翔,读的书多了,就像有智者给我们指点迷津一样,给我们指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提供给我们解决问题的办法。从王晓春教授对案例的点评中,我们不难发现,里面有大量的心理学知识在里面。思考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我们针对问题进行理性地思考,而不是感情用事,才能找到破解问题的规律。
二是行动。研究本身就是行动,再好的策略、办法都不能去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唯有自己去做。这就像是盖大楼,虽然有图纸摆在那儿,但那不是大楼,大楼是一砖一瓦建造起来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行动力就是研究力。很多学院派的专家说得很好,很有道理,但只是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为我们提供指导性意见,但处理问题还得靠我们自己去实践。很显然,行动力强的人专业成长就快,坐而论道和纸上谈兵的结果还是涛声依旧。
三是心态。研究是一种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态度是什么呢?是理性分析,还是证实证伪。理性的对立面是经验,是想当然。教育要探求真理必须进入一种科学研究的态度。大家都知道,教育的过程极其复杂,面对纷繁复杂的教育问题,我们往往失去理性,容易冲动,很难把握自己的情绪。所以,由情绪把控到研究心态的转变需要教师的内心修炼,这就像一个开关转换,很考验教师的定力。冲动是魔鬼。当人成为情绪的奴隶时,人就失去了理性,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比如,近期郯城县某学校一老师体罚学生被拘留和开除一事。我想,这位老师当然会知道体罚是违反职业操守的,只是他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你告诉他说,你要研究孩子不完成作业的原因,而不是去体罚。可能吗?其实,有研究的心态也是一种能力。
3. 研究意志。
很多人读书都是“拿来主义”,没有自己的独立判断,按图索骥,等到行动后发觉不是那么回事,要么说专家的话不可信,要么茫然无所适从,又回到老路上去。研究从来都不会像三伏天喝了一碗冰水那么畅快,往往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是长期的坚守,是一次次失败的尝试。在研究的道路上没有什么“万能钥匙”,更没有多少“灵丹妙药”,有的只是成长的激情和对成功的期盼,成功永远钟情于那些意志坚强的人。
爱和智慧是通向教育成功的两翼,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教育智慧我们拿什么爱?
下一篇文章:读《张幼仪传》
下一篇文章:读《苏东坡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