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会有用的鱼,感谢邀请。
我觉得,单纯的说熊孩子可怕,似乎不是太正确。
对于熊孩子,个人认为应该分为三类:
1、单纯淘气的“熊”
有些孩子,因为调皮,因为淘气,做出了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举动。要知道,淘气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对于这些孩子,作为家长,应该保护好他们的安全,防止孩子因为淘气而受伤。
广州就曾有一个孩子,因为淘气,钻进了娃娃机,被卡在里面了。路人看到后,纷纷哈哈哈哈哈哈.
2、好奇心使然的“熊”
有些孩子,因为好奇心使然,会做出一些对别人有一定伤害的行为。
比如,有的孩子会因为好奇在一起比赛,看看谁的石头能扔的更远,结果,不小心扔到了别人的车上。
对于这些孩子,家长应该加以教育,告诉他们这样的行为不被允许,而且孩子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3、故意而为的“熊”
有些孩子,明知不可而为之。他们明明知道这样做的行对不对,也能估计到这样的行为带来的后果,可是他们还是做了。
在甘肃,有两个男孩子向井盖内扔了个爆竹,引起了窨井发生剧烈的爆炸,一个孩子足足在空中翻了三圈才落地。
对于这些孩子,就需要严加管教,除了口头教育之外,还需要有一些相应的惩罚措施。
当然,每个孩子背后都有不一样的家长。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同,会养育出不同的孩子。
作为家长,应该严格要求孩子,要知道,你现在的严厉,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护。
“熊孩子”这个问题,我相信整个社会已经领教过他们带来的“破坏力”!
什么是熊孩子?个人感觉熊孩子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爱跟家长反着来的那种,家长不让碰,他偏要去碰,这类孩子性格活泼古灵精怪,再加上本身就处于调皮捣蛋的年龄,就爱探索各种千奇百怪的东西,这里摸一下那里拆一下;第二类才是真正的熊孩子,没有家教,行为过分,已经超出了调皮捣蛋的范畴了,破坏力惊人,如果有幸让你碰到,你恨不能要敲死他的那种。他家长还一副对你进行道德绑架。
近日,武汉地铁上出现了第二类孩子,一个熊孩子拿着开水,疯疯闹闹,洒到了很多人的身上。炎炎夏日,乘客又穿的比较单薄,部分乘客很快就被烫伤了。而当大家开始质问孩子的时候。孩子的母亲站了出来,凶狠地责骂质问的乘客,“怎么没素质,自己家里没有过孩子还是怎么的,玩闹一下不是很正常,用得着大张旗鼓欺负一个孩子吗",诚然母爱是伟大的,但若只是愚爱,对自己,对孩子,对社会,都最终是一种伤害。正是上班高峰期,最后事情只能不了了之,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
其实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第一类的,毕竟当父母的还是要为孩子多考虑,不可能任由孩子在熊孩子的路上越走越远。好奇、精力旺盛,但是家长很有责任心,损坏东西给你赔,孩子也知道道歉,且有礼貌,这样的孩子尽管令人头疼,可同时又是可爱的。
最怕的就是遇到第二种熊起来没完没了的熊孩子,你说也不行骂也不行,打更甭想了,他们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一定会在一旁准备好“讨伐”你的:孩子还小!你别跟个孩子一般计较!例如撕你家祖宗的毛,或者把你的手办给拆了,你能怎么办?真的是超级绝望了!
一个亲戚家的男孩,上一年级,六七岁应该是懂事的年纪了吧,可这孩子被惯的没点数了,脾气大,还超霸道!来我们家玩从来不叫人,吃的喝的自己去翻箱倒柜,我藏在柜子里的二十来个手办被他全拆了,他妈还问我这多少钱,他们陪!我指着那个高达说只赔这个就行了,一万六。他们当然不可能赔,嘀嘀咕咕“什么破玩具,那么贵,想坑我们钱,没门!”
说实话,我我当时杀人的心都有,最主要的是他妈还觉得挺光荣,觉得他儿子了不起!后来我也没再提这事,就说算了,是我没放好,就说带这孩子去超市买零食,从出门开始、上电梯、出楼门,走了一路,我踢了那小子一路,然后回家,那小子哇哇大哭!我提前告状,说他在超市偷东西,我被人家售货员抓住好一顿训,丢死人了!让他爸这顿打的哟,总算替我的高达报仇了!
上次带哥哥家孩子去游乐园玩,有个画画的摊位,侄女在那画的挺认真的,一个熊孩子过来拿起笔就在我侄女纸上乱画,我让她别乱画,她非但不听,还拿起我们水桶里的水往我身上泼,水里带的颜料都沾我身上了。她爸妈就在旁边,一句都没说她,反而来说我欺负他家孩子,说我不道德,骂的太难听了!我二话没说,拿起整盘颜料就扣那熊孩子身上了,
记得前段时间在知乎上看过一个案子,一家人带着孩子在饭店吃饭,熊孩子不老实,到处乱跑,撞撞这个碰碰那个,有两个男人在旁边吃着饭,熊孩子过去往人家菜里吐口水。俩大男人没跟一个孩子计较,可也没再继续吃饭,就想走,谁知道熊孩子他爹看俩人好欺负,直接就来一句:“怕了吧?我上边有人!打个招呼分分钟把你们抓起来关进去!”最后,这俩男人不走了,直接回头抽出刀把这家人给捅死了,熊孩子被他们按在酸菜鱼盆里活活闷死了......
后来才知道这俩人是逃犯,身上本来就背着几条人命!这事我看过好多年了,一直不敢忘,也忘不了,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以后等我有了孩子,坚决不能惯着他,绝对不能养成熊孩子,特别是对陌生人一定要有礼貌!
谁见谁烦的熊孩子,最能摸清楚他的家教,这样的孩子,让人根本喜欢不起来,可家长却觉得很好,到处炫耀,一个不留神,孩子的表现分分钟打家长的脸,啪啪啪,过瘾不?最后提醒一句,牢房也是需要换接班人的,如果你不好好教育你的孩子,踏入社会后就会有人替你教育了,到时候,就不是说说而已了!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宝宝的识字经验,我家孩子3岁开始我就和他一起看书,但不会动的书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欢,后来我开始寻找动画类的教育材料,前后使用过多款早教类的应用,普遍存在广告频繁、在未知孩子学习效果的时候就开始收费,直到我发现了【猫小帅识字】应用可积累识字量,养成阅读好习惯,快速适应幼小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