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常住人口:
一线(包括所谓“新一线”或“准一线”或“一线半”)城市≥1000万人;二线城市500~1000万人;三线城市200~500万人;四线城市100~200万人;五线城市<100万人。
因为人口是经济发展的基石,生产和消费两端都需要人口支撑。故各城市的人口争夺战早都打响且日趋激烈,当然是“滚雪球”效应不可违,而越是大的城市越能吸聚人口。于是“马太效应”也呈现出来了——强者愈强、弱者俞弱!
②经济总量:
目前一线(包括所谓……)城市≥1万亿元;二线城市5千亿~1万亿元;三线城市3千亿~5千亿元;四线城市1千亿~3千亿元;五线城市<1千亿元。
经济总量(地区生产消费总值,GDP)才是实核的强弱判定标准。当然还要辅以分析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财政(税+费)收入等等,才能较准确判定该地区的实际贫富程度。
除了上述两大基准指标,尚有另外一些加权比率相对小点的附加指标,如:
③政治及历史文化影响力(这方面省会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加分高);
④自然资源;
⑤交通与基础设施;
⑥城镇化率和一二三产业比重;
⑦教育科研水平;
⑧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