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残菊”诗看探春,可知她“运偏消”时,如菊之“倾欹”“离披”,境况也大不如前;“万里寒云”,“分手”而去,正是她远嫁不归的象征,所谓明岁再会,切莫相思等慰语,其用意也不过如同元春临别时所说的“见面是尽有的,何必伤惨?
倘明岁天恩仍许归省,万不可如此奢华靡费了”那番话罢了。
探春发起海棠诗会,写下了一首七言律诗,名为《咏白海棠》,诗歌原文如下: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整首诗读来轻快明朗,不愧为探春,诗如其人,有直爽,有真诚,有气势,有情深。品读这首诗需要结合探春的人物性格以及她的人生经历,且这首诗出现在《红楼梦》第三十七回,此时的贾府风平浪静,诗歌中暗示了贾府以及探春之后的经历。
尾联,这两句诗说的是不要说白海棠会羽化登仙,海棠多情伤离别,陪伴着自己来看黄昏景色。这两句有些像是探春自己发出的感慨,用比较浪漫的写法说白海棠花本来可以羽化登仙,却留下来陪自己赏风景,这份留恋和不舍也表现出探春自己之后的命运。探春后来远嫁他乡,不能回到家乡亲人身边,时时思念,亦是无奈,这句诗亦暗示了之后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