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赋原文及译文(琴赋全文免费阅读答案)

琴赋原文及译文(琴赋全文免费阅读答案)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5-06-04 02:12:59

琴赋原文及译文

琴赋(〔明〕李贽)

【原文】

《白虎通》曰:琴者,禁也。禁人邪恶,归于正道,故谓之琴。余谓琴者心也,琴者吟也,所以吟其心也。人知口之吟,不知手之吟;知口之有声,而不知手亦有声也。如风撼树,但见树鸣,谓树不鸣不可也,谓树能鸣亦不可。此可以知手之有声矣。听者指谓琴声,是犹指树鸣也,不亦泥欤!

《尸子》曰: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因风而思民愠,此舜心也,舜之吟也。微子伤殷之将亡,见鸿雁高飞,援琴作操,不敢鸣之于口,而但鸣之于手,此微子心也,微子之吟也。文王既得后妃,则琴瑟以友之,钟鼓以乐之,向之展转反侧,寤寐思(复)者,遂不复有,故其琴为《关雎》。而孔子读而赞之曰:《关雎》乐而不淫。言虽乐之过矣,而不可以为过也。此非文王之心乎?非文王其谁能吟之?汉高祖以雄才大略取天下,喜仁柔之太子既有羽翼,可以安汉;又悲赵王母子属在吕后,无以自全。故其倚瑟而歌鸿鹄,虽泣下沾襟,而其声慷慨,实有慰藉之色,非汉高之心乎?非汉高又孰能吟之?

由此观之,同一心也,同一吟也,乃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何也?夫心同吟同,则自然亦同,乃又谓渐近自然,又何也?岂非叔夜 所谓未达礼乐之情者耶!故曰:言之不足,故歌咏之;歌咏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康亦曰:复之不足,则吟咏以肆志;吟咏之不足,则寄言以广意。傅仲武《舞赋》云:歌以咏言,舞以尽意。论其诗不如听其声,听其声不如察其形。以意尽于舞,形察于声也。由此言之,有声之不如无声也审矣,尽言之不如尽意又审矣。然则谓手为无声,谓手为不能吟亦可。唯不能吟,故善听者独得其心而知其深也,其为自然何可加者,而孰云其不如肉也耶?

吾又以是观之,同一琴也,以之弹于袁孝尼之前,声何夸也?以之弹于临绝之际,声何惨也?琴自一耳,心固殊也。心殊则手殊,手殊则声殊,何莫非自然者,而谓手不能二声可乎?而谓彼声自然,此声不出于自然可乎?故蔡邕闻弦而知杀心,钟子听弦而知流水,师旷听弦而识南风之不(兢),盖自然之道,得手应心.其妙固若此也。【解读】

琴者心也,琴者吟也。琴者,情也。琴乃自娱之雅乐,非娱乐他人之器物,与一般众乐器不同。自娱自乐,发乎于心,寄情于琴。

娱人之乐,未免违心。或阿谀献媚,或强颜欢笑。为了迎合他人只好摧眉折腰,不得欢颜。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被长期压抑,长此以往,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消亡。

琴为雅乐,或娱己,或奏与知音者听。弹琴,表达的是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不断发掘自己的内心,我们会发现久而久之自己所面对的当下的自我越来越真实。心也因此变得柔软而灵敏,能够察觉到周围事物,一花一草,一草一木,一沙一尘等等细微的变化。用心去感受世间的万事万物,用心去体会生命的喜悦。万物皆有灵性。琴能够让我们于种种细微的变化中去捕捉那种霎那间生命的美好和喜悦,教会我们爱与感恩。用心待一张琴,有如用心去请教一位良师,用心去体验一本好书,确实让人受益匪浅。心因琴,因琴声而变得柔软,柔软使我们拥有了水的智慧。智慧一旦开启,慈悲和光明就升起。于是我们能够用爱与感恩去对待周围的万事万物。

对于琴,心中充满了无比的感激、敬仰。谁说琴只是一块木头?!琴不仅是有生命的,而且是有灵性的。对琴要用心去体会,与琴交流沟通,而不是驾驭琴。

真正的琴人懂琴、爱琴、惜琴。无须多少海誓山盟,只见于日常细微之中。

善待你自己的琴,善待每一张与你有缘的琴!那是前世多大的愿念才修得今生的琴缘!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