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捉刀"的鼻祖是曹操。
东汉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称魏王,匈奴使者前来求见。曹操认为自己的相貌丑陋,不足以威震远国,就让尚书崔琰做自己的替身接见匈奴使者,自己却扮作侍卫,“捉刀立床头”(意思是,手握钢刀,挺立在坐榻旁边)。
事后,曹操派人去问匈奴使者:“你看魏王这人怎样?”匈奴使者回答说:“魏王俊美,风采高雅,而坐榻旁边握刀的那个人气度威严,这才是真英雄!”
匈奴使者决非等闲之辈,他能够通过崔琰表面的“雅”,看到他深层次里的缺陷:威武不足 ,亦即没有曹操那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英雄气概。
这话传到了曹操耳朵里后,让他很是得意。后来,人们便将代替别人做事称为“捉刀”,而用得最多的是谓代人作文,如“捉刀代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