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大班幼儿时间观念(幼儿园培养孩子时间观念话术)

如何培养大班幼儿时间观念(幼儿园培养孩子时间观念话术)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4-04-16 17:15:45

如何培养大班幼儿时间观念

1/2

从生活中小事开始训练。例如:孩子玩游戏或看电视前,家长要先与孩子认真而诚恳得说好可以玩的时间长度,以及违反规定的处罚。这 可以与孩子讨论,让他有决定权及参与感。以半小时为例,到时间家长要提醒孩子,孩子不愿意停下来,可以再商讨适当延长3-5分钟。家长把握好时间,到时间一定按原则执行。

2/2

时间观念的培养其实是自律性的培养,家长要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当与孩子做好时间管理的约定后,这段时间由孩子自己支配,家长就不要再干涉。例如:规定好孩子学习一个小时,在此期间家长就不要进入孩子学习房间。

一、 以图文表征法,引导幼儿在熟悉的生活中形成正确的时间概念。

1、以图文表征一日生活教育内容,建构时间概念。

幼儿的一日活动是孩子最熟悉的生活经验,也是最好地认知时间的教育内容,因此从幼儿的生活环节入手进行渗透是培养幼儿时间概念的有效途径,而幼儿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图文表征使幼儿最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方法。如把入园、做操、区角活动、盥洗、教育活动、课间十分钟、户外活动、吃饭、散步、午睡、午点、离园等时间较固定的环节,用图文并茂的图画表示相应的的活动内容,画出钟表的时间表示每一个环节的时间与内容,并配以简单的文字,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引导幼儿根据活动内容认识时间,理解时间运行的方式和规律。另外,在一日活动中,给幼儿交待整个活动内容和具体时间,让幼儿在心理上形成有序的概念。

2、设计“我的一日活动表”,在生活中建立按时做事的意识。

对幼儿进行按时完成任务的培养与发展幼儿时间感是密不可分的,发展幼儿时间感与日常生活的具体事件联系起来,使之有可以感知的具体内容。我们在认识时钟的基础上,请家长与幼儿一起做作息时间表,运用又清楚又简单的画面表达出每个时间段要做的事情。

二、以融入生活法,引导幼儿在真实地体验中培养守时的时间观念。

为了让孩子们提高做事效率,我们首先用一分钟和十分钟进行比较,我问孩子们:“你们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吗?”有的说一分钟时60秒,有的说一分钟分针走一格,“那我们在一分钟里能做那些事情?”孩子们争着回答,喝水、上厕所、洗手、穿衣服,画画、写数字等等,我让孩子们把自己的猜想用于实践中,看看谁的猜想能在一分钟里完成。实践后我和孩子们一起分析:喝水、说话、看看自然角,完成了自己的事情,而上厕所、洗手、穿衣服、画画、写数字都没有完成任务。由于要做的事情很麻烦,而一分钟又太短了,孩子感受到一分钟的短暂。我们继续让幼儿猜想十分钟你能做什么?欣欣说十分钟写数字、户外活动,雪儿说十分钟看书,观察自然角,在孩子们的想象重十分钟会比一分钟要长,所以在十分钟里做的事情要很多,但是在学校里面十分钟做的事情要多少还不知道,识到十分钟里做的事情很多,但是动作必须要快,才能完成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的任务。

此后,我们还将活动延续到孩子们的家里,与家长配合培养孩子们回家后合理安排放学后的时间,每天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固定的时间,以及安静、独立的学习环境,使孩子们从各方面都做好入学的准备。

三、以榜样示范法,培养幼儿良好的时间观念。

1、开展有趣的竞赛性游戏,在竞争中培养幼儿良好的时间观念

2、利用家园资源,在家园共育中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任何良好的习惯都是在较长时间持之以恒地培养出来的,家庭和幼儿园协同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一日作息时间,是形成幼儿良好时间观念的重要一环,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与家长的支持是密不可分的,家长是培养幼儿时间概念的合作者和参与者。首先家长为幼儿创设一个干净利索的家庭环境,家长做事麻利,使幼儿在家庭中耳濡目染,得以熏陶。再次向家长介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好的做法,能让幼儿节省更多的时间,睡觉时教幼儿先伸被子再脱鞋子,将袜子放入鞋中,再脱裤子进被窝,脱掉上衣叠整齐,不仅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更培养了幼儿快节奏的完成任务。还可以家长和幼儿一起穿衣服比赛,看谁穿得快,提高幼儿做事的积极性。如果穿衣服或收拾玩具等一些事情做得比以前快,家长可以奖励幼儿看动画片或是陪着出去玩,做孩子们喜欢做的事情。这样幼儿体会到,做一件事情做的快了,可以腾出时间干很多事情,这种做法不仅提高了幼儿的速度,还使幼儿增自信。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