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抄袭恶名的由来(腾讯抄袭了为什么官司能打赢)

腾讯抄袭恶名的由来(腾讯抄袭了为什么官司能打赢)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4-06-15 16:07:57

腾讯抄袭恶名的由来

关于Tencent腾讯名称的由来。当年马化腾在创立腾讯前,美国的朗讯(Lucent)公司已经非常知名,所以当时中国企业很流行在名称上使用“迅”字,马化腾还是个打工仔的时候供职的公司就叫“润迅”。在成立公司时,马化腾和张志东(腾讯创始人之一)列了四个名称, “网讯、捷讯、飞讯、腾讯”,两人一致认为最理想的名称是“网讯”,然而其中三个名字工商都注册不下来,最后只能使用“腾讯”。而腾讯的英文名Tencent,则参照了朗讯英文名Lucent。张志东曾解释,Tencent的英文直译是十分钱,也就是一毛钱,代表了当时一条短信的费用。

QQ的故事

QQ 最新LOGO

腾讯成立之初,并不是想做聊天工具,而主要业务是想为寻呼台建立寻呼系统。后来国外一款叫ICQ的聊天工具流行起来,被腾讯发现,所以腾讯就推出了一款模仿ICQ的工具,起名OICQ,这个OICQ就是QQ的前身。后来,OICQ在中国快速发展,被ICQ的母公司AOL(美国在线)盯上,并向腾讯发了侵权律师函,吃了官司的OICQ被迫面临改名。当时OICQ在国内用户群里中已经有了一个流行的统一昵称,就叫“QQ”,所以当时的腾讯所幸就更名为“QQ”了,并且花了11万美金从美国人手中购买了qq.com这个域名。

QQ当时虽然在中国快速盛行起来,用户量也呈现几何增长,但是彼时的腾讯却并不好过,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QQ并没有明确的商业模式,用户虽然很多,但是挣不到钱。所以,腾讯一度计划出售QQ。

据传,马化腾最先找的是当年的中国互联网门户巨头之一的网易创始人丁磊,但是丁磊觉得QQ技术含量太低。后来,腾讯又找了另外两个门户巨头搜狐和新浪,但是都吃了闭门羹。找银行和投资商都碰了一鼻子灰。无奈之下,马化腾找了深圳电信数据局,但是电信数据局只愿意出80万,而这一金额距离马化腾的100万价格底线相去甚远,最终也没谈成。

后来,马化腾遇到了他的“贵人”,香港巨人李嘉诚之子李泽楷。李泽楷旗下的盈科和美国IDG分别用220万美金各自取得了腾讯20%的股权,腾讯的命运也迎来了转机。2002年MIH从李泽楷和IDG手中收购了腾讯45.5%的股份,腾讯估值达到了6000万美元,腾讯开始走上正轨。

再后来,QQ透过QQ秀、QQ空间、QQ门户等等找到了自己的商业模式,从此腾讯壮大之路一发不可收拾。

微信的故事

微信LOGO

微信是腾讯2011年推出的一款社交软件,大家已经相当地熟悉了。但是,其实微信在腾讯集团内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存在。腾讯的总部在深圳,而微信的总部却是在广州。

谈到微信,不得不提有“微信之父”称号的张小龙。张小龙是Foxmail的创始人,在加入腾讯之前,Foxmail已经是家喻户晓的邮箱产品。后来,腾讯收购了Foxmail,并将其与QQ邮箱合并,张小龙也就成为了腾讯广州研发中心的负责人,当年在70后和80后一代人中很流行的QQ邮箱漂流瓶就是张小龙的杰作,由此可见张小龙对社交产品的独特切入点。

2010年,在国外一款叫KIK的基于手机通讯录的社交软件开始流行起来,最早盯上这款软件的是小米的“雷布斯”雷军,当年12月底小米就推出了米聊。而在广州的张小龙同时也留意到了KIK,并向总部的马化腾汇报,随即获准研发微信,2011年1月21日第一版微信上线。

微信之父 张小龙

早期版本的微信,靠QQ庞大的流量加持,再加上漂流瓶、摇一摇、附近的人等一众新鲜有趣的功能以及被冠以“约炮神器”的营销策略,短时间就一炮而红,很快用户数就超过了米聊。由此可见,张小龙对人性和对社交产品的理解是多么地透彻。

再后来,微信推出了朋友圈、公众号、微信支付、小程序等一些列功能,均大获成功,微信从此晋升成了腾讯产品系中的绝对一哥。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