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说春秋,必说春秋之五霸,说五霸,则必说五霸之首齐桓公。正是齐桓公开启了春秋诸侯霸业之始,使得东周时代出现了以凌驾于其他诸侯国之上的霸业政治形态,也为后期战国时代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而齐桓公的一生可谓是传奇精彩的一生,他早年境遇坎坷,为避祸逃奔在莒国,回国途中又几乎被管仲射杀。春秋诸侯众多,他是如何脱颖而出,成为五霸之首呢?
一、胸襟宽大,任用贤臣
历史上,昏庸的帝王各有不同的表现,而贤明的君主却都有相同的特点。胸襟宽大就是诸多贤明君主的共同特点之一。人主有胸襟,则天下才能之士甘于效力,是之所以能成大事的必要条件,而齐桓公也是具备这一优点的君主之一。
齐襄公时,齐国大乱,管仲等人拥护公子纠,鲍叔牙则保公子小白,两人各带属臣逃亡在外。在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回国争夺齐国国君的道路上,管仲为去除公子纠争夺权力的最大威胁,亲手引弓射箭射中小白。虽然箭矢只是射中小白的带钩,并未对小白造成伤害,但设身处地而想,这种当面谋杀的行为很难不引起小白的恨意。
所以,在公子小白即位成为齐桓公的时候,能够放下这段仇恨,任命管仲为齐国国相,就展现了他作为一名杰出政治家的宽大胸襟。而管仲能够尽心尽力,一展才能,毫无保留,也展现了一代名臣的风范。
齐桓公不但能够不计前嫌,委重任以管仲,还任用了鲍叔牙、隰朋、宾须无、宁戚等贤明之士,史称“五贤人”。在这些明君贤臣的君臣同心,大力改革,锐意进取之下,齐国国力大盛,兵甲强势,为称霸诸侯奠定了基础。
二、尊王攘夷,占据大义
高明的古代政治家在推行自己的意志时都讲究“师出有名”,对齐桓公所处的时代来说,周天子是天下共主,“尊王”就是诸侯必须坚守的“大义”,是天下必须遵守的规矩。轻视怠慢甚至冒犯了周天子,就是严重破坏规矩的做法,如果这时有人带头维护规矩,保卫周天子的权威,就牢牢占据了大义,可以以周天子之名义讨伐“不臣”,师出必有名,能够得到诸侯的尊重和拥戴以及周天子的好感。
齐桓公就是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以实际行动积极维护周天子的权威,提高齐国在诸侯国中的地位和威望。
一是多次会盟诸侯,号召尊重周天子,协助诸侯解决国内矛盾,帮助诸侯抵御狄戎的进犯。如桓公五年帮助宋国平息了内部变乱;桓公六年联合其他诸侯国讨伐“不尊重”周天子的宋国;桓公二十三年出兵救援受到山戎侵略的燕国等。
二是维护周天子王权的正常传承。桓公三十一年,周惠王去世,按规定应立太子郑继位,但王后偏爱小儿子带,欲废掉郑而立带。这在正统宗法制度中属于废长立幼的违规行为。于是齐桓公联合众多诸侯国拥立了太子郑,是为周襄王。
不管齐桓公心底是否真心尊重周天子,但他通过尊王攘夷,成功团结了诸侯国,抵御了狄戎的侵犯,并维护了周天子正常的王位传承,使得周天子和其他诸侯认识到了齐国强大的实力,齐桓公本人也获得了很高的威望,齐国由此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可惜的是,一如历史上那些早年贤明,晚年昏庸的君王一样,齐桓公长期沉浸在自己取得的霸业功绩之中,逐渐失去了进取之心,在晚年信用管仲在临死前告诫不可重用的易牙、开方、竖刁三人,使得三人专权。而后,齐桓公死后,五个儿子为争夺继承权大打出手,以至于齐桓公的尸体在床上放置了六十七天无人收敛,蛆虫横生,形状凄惨。
尊王攘夷大旗的高举在其中功不可没。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不停展开竞争,管仲为桓公谋划,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将齐国置身于诸侯老大的地位,挟天子以伐不服。
所谓“尊王”就是表面上尊崇周王的权力,承认周天子作为天下共主的地位,维护周王朝的宗法制度,此举目的是在树立齐国的权威。
“攘夷”则是联合中原各个诸侯国的力量,共同抵御北方游牧部落的进攻和阻遏楚国向北发展的势头,同时进攻齐国的东邻东方莱夷各小国,扩大齐国的版图。
齐桓公之后,其他大国为了争取诸侯的领导权,在其主持会盟期间,都以“尊王室”、“攘夷狄”相号召。
在随后的孔子时代,尊王攘夷被儒家吸收,成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高度评价了管仲尊王攘夷之功:“如果没有管仲,我们就要穿着戎狄的衣服,做戎狄的附庸了。人们到今天还受到他的恩赐啊,管仲真是仁德啊。”
“仁”是孔子评价人和事的最高概念,与孔子同时的历史人物中当此誉者也就管仲一人。可见在孔子心目中,管仲尊王攘夷的成就有多高。
其实,与其说成就“尊王攘夷”的是管仲,倒不如说是齐桓公。在王权得不到约束的专制时代,任人唯亲就成了一种无法避免的必然现象。谁不想自己身边的大臣都是自己的亲信,谁听说过把相国的重任托付给刚刚还要杀死自己的仇人的呢?雄才大略齐桓公不拘一格,大胆启用了本当处死的管仲,终于成就了一番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