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靖康之难的前因后果(明朝靖康之变是怎么回事)

明朝靖康之难的前因后果(明朝靖康之变是怎么回事)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4-07-07 20:45:42

明朝靖康之难的前因后果

大明朝是1638年由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洪武三十年,朱元璋驾崩,由于太子朱标先于朱元璋去世,因此传位于皇太孙朱允炆。朱允炆就是建文帝。建文帝觉得要加强中央集权,因此开始削藩。

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被封为燕王,镇守北京城。

削藩削到燕王时,燕王不想放弃既得利益,所以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号,发动靖难之役,南下与建文帝争夺帝位,最终成功,攻克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称帝,史称明成祖,年号永乐。这就靖康之难。

宋哲宗死后,徽宗继位,继位之初,向太后述政,打击变法革新派。向太后死后, 徽宗改年号为建中靖国(1101),亲自主持政事。此时,变法守旧两派斗争极严重,成为北宋末统治中极为敏感的问题,徽宗企 图清除这种内部斗争,调和两派,成为他执政时期政务的主要内容之一。

此时宋朝 还面临着农民起义与新兴的强大金政权的双重威胁。 徽宗任用蔡京主持政务,以期 平弥两派斗争,但蔡京不仅不能平弥二者仇恨,反而,利用权势,打击其他官僚, 又借变法强国之政大肆搜刮民力,唆使徽宗崇尚道教力量,挥霍钱财,从而引起了 更大的社会动乱,在两浙有方腊的起义,在山东又有宋江为首领的起义,极大地损 坏了宋的统治力量,经长期斗争,才使起义平息下来。

在对外族进攻上,蔡京一手遮天,将领难以用命,金兵连续给予北宋以沉重打 击。宣和七年(1125)金兵南侵,兵锋直指宋都城,徽宗慌乱不堪,以儿子为监国, 准备南逃金陵。在宗泽等大臣迫使下,传位与儿子赵桓,为钦宗,自为太上皇,改 元为靖康(1126)。

钦宗在抵抗金军同时,大肆进行投降准备,朝内战与和两派争持不下,暂时达 成和议后,两派斗争更加激烈。 靖康元年(1126)金兵第二次南下,再次围攻开封, 钦宗用道士郭京为将,企图以咒语破金兵于城下,结果大败。

靖康二年(1127)金 军攻破开封,徽、钦二帝及宗室、大臣三千余人被俘走,北宋王朝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