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阑与栏的区别

古诗词中阑与栏的区别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3-09-16 13:04:38

古诗词中阑与栏的区别

“栏杆”中国古称“阑干”,也称勾阑,是桥梁和建筑上的安全设施。“栏杆”在使用中起分隔、导向的作用,使被分割区域边界明确清晰,设计好的栏杆具装饰意义。

在古诗词中,出现“栏杆”一词的作品很多,比如

李白的《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这首诗词里,“栏杆”的意思就是采用不同材料构造的起安全作用或装饰作用的护栏。

“阑干”最早指一种竹子木头或者其他东西编织的一种遮挡物。 后来引申为纵横交错的样子。

1.横斜貌。如,刘方平《月夜》诗:“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2.借指北斗。如,杨基《岳阳楼》诗:“春色醉巴陵 ,阑干落洞庭 。”

3.纵横散乱貌;交错杂乱貌。岑参的著名诗句“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即用阑干来形容坚冰纵横交错的样子。

4.栏杆。明王韦的《阁试春阴诗》:“含情伫立凭阑干,远峰漠漠登楼看。”

5.眼眶。如,白居易的《长恨歌》:“风吹仙袂飘飘举, 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 梨花一枝春带雨。”

综上可知,在古诗词中,“阑干”的意思比较广,也包含“栏杆”之意,在具体的诗词语境中还是挺好区分的。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