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被细分为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
在公益性事业单位中,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一类。
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性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二类。
事业单位公益一类和二类的区别是:
1、从职能看;一类完全由政府指定、政府供养,其职能不能或者不宜由市场供给,完全没有收费职能,不具备收取费用和从事经营活动的资格。二类则是全部或者部分具备收费职能,可以收取服务费用。
2、从财政供给方式来看;如果财政全额供给,一般是公益一类,差额一般是公益二类。
3、从参公不参公看;公益一类一般大多数单位都参公,但肯定不是全部。但公益二类则是全部不参公,如果有参公的公益二类,肯定是违规操作。
4、从工资构成来看;执行职能工资,多半是公益一类,执行职称工资,多半是公益二类。
一类事业单位和二类事业单位的区别: 1、职能(收费职能) 一类事业单位完全没有收费职能,不具备收取费用和从事经营活动的资格。
二类事业单位则是全部或者部分具备收费职能,可以收取服务费用。2、财政供给方式 一类事业单位由财政全额供给。二类事业单位由财政差额供给。3、参公(参照公务员法管理) 一类事业单位一般大多数单位都参公。二类事业单位则是全部不参公。4、工资构成 一类事业单位执行职能工资。二类事业单位执行职称工资。5、单位性质 一类事业单位主要是承担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公益服务,例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科研单位、卫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二类事业单位承担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公益服务,例如普通高等教育机构、非营利医疗机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