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难找到价格没有上涨的大宗商品了。
去年年末以来,铜价涨了38%,合金涨了48%,铝价涨了37%,铁矿石涨了30%,不锈钢涨了45%,玻璃涨了30%,纸箱涨了20%,泡沫包装涨了15%,塑料涨了35%……
国外同样“涨声一片”!美国劳工部上周五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美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环比上涨了1%。其中,钢、铁、工业化学品、柴油和塑料树脂录得较大涨幅。该指数同比上涨4.2%,为连续第11个月上升,并创下2011年以来新高。
家电行业率先迎来涨价潮
进入3月,家电企业新一轮的涨价通知如约而至,涉及空调、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等主要大型家电产品,涨价幅度从5%-15%不等。
2月28日,美的冰箱事业部发布《美的冰箱涨价通知函》宣布,自3月1日起,对美的冰箱产品价格体系上调10-15%。而在此之前,奥克斯空调、志高空调、海尔、海信、TCL等多个品牌都已陆续上调价格。
据报道,目前从厂家拿货的价格基本都有上涨,其中,白色家电涨的最多,较去年同期上涨20%-30%。其次为厨房电器和电视,上涨幅度在10%左右。
业内人士指出,此轮冰箱、洗衣机等家电的拿货价上涨,跟去年下半年电视价格上涨的原因一样,都是迫于上游原材料成本上涨。从去年7月以来,冰箱、冷柜、洗衣机等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35%以上。
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受益?
瑞信集团首席美国股票策略师古鲁布(Jonathan Golub)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示,原材料成本的上涨通常预示着利润率的提高。
古鲁布追踪了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公司的营业利润率,并发现利润率的涨跌走势与其之前原材料价格的涨跌走势一致。古鲁布指出,较高的投入成本通常伴随着广泛的经济增长,这使公司可以通过提高售价来转嫁额外的费用。同样,工厂设备等固定支出可以均摊给更高的销售额。
对于原材料价格上涨的现象,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员、企业研究处处长刘兴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指出,在获利动机的驱使下,企业总是希望能够把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向后传导给用户,但这一想法是否可实现,取决于企业对产品价格的掌控能力。在当前总体供应过剩的市场环境下,产品市场竞争压力大,企业调涨价格的难度很大,也就意味着企业很难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不利影响传导给用户;因而受此影响,企业的盈利空间将因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而被压缩。
中小企业承压
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中小企业的冲击比大企业大。
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企业成本增加,利润减少;同时也会影响接单。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小企业对冲能力弱,产品的新报价也随着调高,但有些客户没办法接受调高后的新报价。这是大部分中小企业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时的窘境。
大企业抗风险能力强,可以借助加强成本管理,或是借助成本节约型技术进步,来缓冲原材料成本上涨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小企业则很难在成本管理与技术进步方面有所作为。因此,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带给中小企业的冲击,要远大于大企业。
为何全线上涨?
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表现为四种类型:一是自身受外部因素变化影响而上涨;二是由于价格传导而上涨;三是跟风上涨;四是炒作性上涨。近期原材料价格几乎是普遍上涨,而且涨幅较大。总体上看,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各种因素似乎都在发生作用,四种类型的价格上涨都有存在。
刘兴国分析,原材料价格上涨存在多方面原因:一是需求拉动,由于国内外需求强劲恢复,中国企业的原材料需求显著增长,客观上拉动了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二是价格刚性因素作用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如劳动力价格的刚性上涨;三是CPI的持续增长向原材料领域的传导,推动原材料价格上涨;四是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传导至中下游,导致中下游原材料价格相应上涨;五是受跟风、炒作情绪影响而导致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
企业如何应对?
中小企业化解原材料涨价的压力,既需要自身积极作为,更需要政府及金融机构提供帮扶。
就企业采购来说,节约成本的方法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10种:
01. 供应链成本管理实行
由于原材料涨价影响了整个产品链条,如钢材的涨价不但影响了汽车零部件产品的成本,最终也影响了汽车整车的成本。
所以,越是链条末端的产品生产企业,就越要把成本管理前移到供方,从后往前按顺序推动其供方加强成本管理,最终使整个供应链共同行动起来,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02. 成本管理体系建立
成本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成本问题一定是一个系统问题。建立成本管理体系,可以从成本系统上全面和充分地识别、确定和消除提高成本因素,从而降低成本。
原材料涨价,就属于提高成本的外部因素。我们可以通过体系活动消除企业内部的提高成本因素,如人、财、物的浪费等,以此来补偿原材料涨价成本,从根本上实现“堤内损失,堤外补”。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能使企业受益终生,但需要较长的时间。
03. 寻找新的供应渠道
如果原材料价格有增无减,且持续的时间较长,企业可以考虑寻求新的供应渠道,如采用招标采购的方式寻求材料价格较低的供方,寻求处理积压产品(同类材料)的供方,有条件的企业必要时也可考虑实施国际采购等。
04. 改变采购方式
企业可以加大订货量(但要控制供货量),有条件的可以进行现金采购,为加大订货量还可以实施企业间联合采购,这样可能会得到供方的最大优惠。企业应坚持“就近采购”的原则,尽量缩小采购半径,以节省物流成本。
在原材料有规律地涨价情况下,企业还可以实行“躲峰采购”,也就是在原材料价格较低时多购进,反之就少购进,避开价格高峰。但企业应考虑平衡好存货成本和涨价成本的关系。
05. 寻找代用品
企业可以采用价值工程(VE)的原理,从产品设计上寻找可以替代的材料(无设计活动的企业不宜采用代用品)。但要考虑产品的实物质量,绝不能影响或降低产品的功能和顾客满意度。
06. 增加产品销售量
靠规模效应来降低成本,用薄利多销克服涨价因素,是非常有效的措施。但企业应研究和预测市场消化能力,如果市场乐观,可以适当增加销售量;而产品销售量的增加又受产品生产能力的制约,如果生产能力不足,企业可根据现有条件考虑适当投资,扩大生产能力。
07. 调整产品结构
多品种生产企业,可以研究采用改变产品结构的办法来克服涨价因素。也就是尽量少生产使用涨价材料的产品,多生产其他产品。改变产品结构应结合市场需求、安排好生产计划和平衡好生产能力。
08. 制定消耗定额
企业应对涨价的原材料严格制定和执行消耗定额,包括:工艺定额(控制生产投料)、生产定额(控制领料和发料)和供应定额(控制购料)。使原材料尽可能地合理使用、合理采购和合理储备,以达到防止浪费、降低成本的目的。
09. 减少废品损失
材料越金贵,越不能报废。企业通过加强质量管理,提高良品率,减少废品损失,节省质量成本,也能抵消一部分涨价因素。
但提高质量是一个综合性的要求,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减少不合格品(包括废品)是有限的,也是有难度的。
10. 增强员工成本意识
企业应强化员工成本意识的教育和培训,使员工都能够理解企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各种困难,增强注意节省和控制成本及费用的意识,并在思想上建立全新的成本理念,让员工知道如何同企业共度难关和为实现企业目标多做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