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球电磁炉2200b(2200瓦的电磁炉测评)

半球电磁炉2200b(2200瓦的电磁炉测评)

首页家电维修电磁炉更新时间:2022-03-28 03:57:59

果洛学生 上海老师

3月底的顾村公园,樱花盛开,云蒸霞蔚。樱花掩映的公园东北角,上海大学的创新教育基地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依湖而立。阳光照进宽敞的织绣教室里,十几位来自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的年轻人,正围在来自上海美术学院的老师身边,学习如何用牦牛绒制作创意手工艺品。

工作桌的一头,堆放着一团团柔软的牦牛绒原料,是他们刚刚从2200多公里外的家乡果洛带到上海的。不一会儿,在上海老师的巧手中,经过清洗、染色、压制、造型等一系列工序,原本深棕、浅棕的牦牛绒变成了一朵五彩斑斓的“花”。几位女学员拿在手上爱不释手,不时放在胸前比画,有的还当作头饰比在头上。青海果洛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盛产牦牛。每到春暖花开的季节,漫山遍野的牦牛进入了脱毛期。轻抚牦牛的头颈和背部,或用梳子慢慢扒梳,就能收集到大量原生态牦牛毛。运用当地的“非遗”工艺牦牛绒制作技艺,果洛牧民们将牦牛毛制作成牦牛绒帐篷、地毯或小幅挂饰,但受技艺所限,制作出的牦牛绒产品类型仅限于寥寥几种。正巧,2015年,PACC举办过一个国际交流营,一位澳大利亚设计师把当地的牦牛绒制作方法教给了学院老师,于是,老师转身把它手把手教给了来自果洛的学员。南北半球对同一原材料的两种制作方法,就在这个小小的课堂上奇妙地“碰撞”在一起。

这是2021年果洛州玛沁县传统工艺技能培训班中的一堂实践课。这批皮肤黝黑、笑容羞涩的藏族学员大多是第一次来到上海,但他们并不是PACC接待的第一批来自果洛的学员。早在2015年,文化和旅游部会同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启动了“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上海大学成为首批研培院校之一。6年来,上大已为来自青海果洛、新疆喀什、贵州遵义、四川阿坝等地的1000多名学员进行了非遗传承培训,其中包括12次整建制非遗扶贫教学班。非遗技艺扎根于一方水土,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品类不同,技艺各异,仅果洛一地,就有拉加藏靴、班玛藏香、班玛黑陶、传统藏银、藏族手工编织、德昂洒智书法、唐卡绘画等十余个项目。来自不同项目的非遗传承人群为何要集体到上海学习,而且一待就是两周到一个月?他们究竟学些什么?PACC公共教育主管郑珊珊拿出一张课程表,上面既有牦牛绒产品制作这样的实践课,也有《平面构成》《色彩的故事》《装饰图案基础》这样的基础课;有《非遗传统与设计衍生》《传统手工艺的时尚实践》这样的专题讲座,也有参观宜家工厂、江苏张家港牦牛绒制作企业(下图)这样的考察课程。除此之外,学员们还参与了在顾村公园举办的樱花节非遗体验公共交流活动,与上海市民面对面。

“我们的课程设置有三个目的——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我们会利用上海国际大都市的文化优势,拓宽学员的眼界,对他们进行跨界创作训练,培养他们的文化传承能力和综合创造能力。”郑珊珊说。即便是牦牛绒手工艺品制作这样的实践课程,研培班的重点也不仅仅是传授工艺,而是开拓他们的眼界和思路。“牦牛绒能否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除了毡毯外还能不能做成挂件、包袋等等?现代美学的思路一定会给他们带来很多新的想法,催生出新的设计。” “现代人” “古代人”研培班努力帮助大山、高原、边疆等贫困地区的非遗传承人开阔眼界、提升能力。但要打通从“非遗”到“扶贫”之路,研培班的学习仅仅是一个开始。要借助非遗解决贫困问题,首先要解决“非遗”在当代生活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要过的第一关是“审美”。对广大普通受众而言,提起非遗,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非遗传统技艺,很难绕开“土”与“俗”的第一印象。随着我国飞速地从农业大国进入工业大国,文明重心从乡村转移到城市,大众审美也产生了极大变化。要让非遗重回当下,必然需要从当代社会的审美角度来创新地继承非遗技艺,让非遗技艺用美的方式演绎当代有品质的生活。如何让非遗在活态传承中焕发出当代美的风采?上海美术学院师生探索出的一个手段是“提炼元素”。师生们对非遗手工艺项目的纹样进行记录和梳理,既是文化抢救,也是学术研究。在此基础上,邀请设计师介入,在全面了解非遗技艺与文化的基础上,和传承人一道进行再创作。2017年的果洛研培班,来了位学员名叫段松文。他是一位银饰锻造传承人,从事这一行已经30余年,最擅长的是腰带花银饰。腰带花(见下图)是藏族妇女佩戴在腰间的半球形金银饰品,纹样题材多是花卉。段松文制作的腰带花,纹样细腻精致,很有韵律感,让上海美术学院的师生一见倾心。

腰带花纹样博大精深,变幻无穷,师生团队一头扎进了纹样记录和梳理工作中,然后进行再设计、再创作。几番讨论后,大家决定用“格桑花”这个IP对纹样进行提炼。每年夏秋之际,寓意幸福的格桑花在高原恣意盛开,因而被视为藏族文化的象征。确定“格桑花”这一概念后,设计团队又根据花瓣数量继续设计了不同纹样,并进行了内涵阐释:三瓣格桑花寓意福禄寿三宝加护;四瓣格桑花寓意地水火风四大调和;八瓣格桑花寓意得八方菩萨加持……

设计出纹样后,再进行“混搭”。段松文与设计师何然的跨界合作皮具系列,绛红色的包身搭配银白色格桑花图案的包扣,顿时呈现都市朋克风格;再将大大小小的纹样与雪纺、丝绒、蕾丝等各种服装材质结合在一起,同样别具一格。此后,“格桑花”藏银锻造服饰系列每年在上海设计周等展览中定期发布,广受好评,并进入了拍卖渠道。

“活态传承非遗技艺,需要两只眼:一只是现代人的眼,一只是古代人的眼,进进退退,穿越历史。”上海美术学院教授、PACC运营总监章莉莉说。

非遗传承人代表的是“古代人的眼”,来自各行各业的设计师无疑是那只“现代人的眼”。开启融合跨界新模式,打通审美的古今之隔,就不难催生一批在国际舞台上受到瞩目的作品:海派旗袍设计师苗海燕和鞋履设计师张金玹,牵手缂丝传承人郝乃强,推出包括缂丝高定礼服、旗袍及女鞋的“桃花源”系列,古代皇家御用的缂丝技艺在现代复活出了青绿山水的中式美学;时装设计师秦旭牵手“90后”羌绣传承人张居悦,以羌绣独有的十字绣针法和图案完成了一件名为“大山之托”的黑色法式礼服(下图)。而这件耗费团队两个月的心血之作确实不负重托,走出大山,登上了法国时装设计周的舞台,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非遗之美。

大而全 小而美用非遗手工艺制作体量大、制作细的现代作品,不受人工制作时间和投入成本的限制,章莉莉将其比喻为非遗界的“高定”,主要用于展览、展示、展演。然而,非遗技艺若要通过生产得到活态保护和发展,仅靠“高定”还远远不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70后”东阳竹编传人何红兵非常迷惘。何红兵的父亲何福礼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何福礼曾主持长6.19米、高2.68米大型竹编精品《九龙壁》的编织工作。《九龙壁》采用了150多种编织手法,包括何福礼独创的“鳞形编织撮花”“双条丝串藤细花龙”“人字花纹分色龙”等多种编织技法,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并被列为国家工艺美术珍品。1997年,为庆祝香港回归,何福礼精心制作了一条长2465米、龙身163节的竹编巨龙,轰动香江,被列入吉尼斯世界之最。何红兵继承了父亲精湛的竹编技艺,却也陷入了烦恼:手艺再出众也超越不了父亲这座巅峰;继续精雕细琢传统的大象、麒麟、老虎、龙船等大型工艺品,无人问津。要博人眼球,似乎只有往高里做、往大里做。不少身怀绝技的非遗匠人都曾遭遇何红兵的困境:几十年精湛技艺打磨的作品,在各种工艺大赛上博得人们的啧啧惊叹,但始终进入不了大众视野,无从在市场上立脚,其最终归宿不是工艺美术馆就是博物馆。毫无疑问,非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但如何将非遗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转化为商业价值?何红兵的转折,发生于2016年参加的PACC举办的研修计划“一竹一世界”项目。那年夏天,PACC组织了一批荷兰设计师,来到竹乡莫干山,与当地竹编艺人碰撞出了一场艺术风暴。来自荷兰的两位产品设计师艾瑞克·曼特尔、依冯·劳力森,有现代化、国际化的眼光和创意,但从没有接触过中国的竹编。在莫干山,他们遇到了竹编技艺大师何红兵,激发了创作灵感。双方尽管语言不通,但几张草图互相一画,三人的眼睛都放光了,在房间里一讨论就是好几个小时。

过去,从何福礼到何红兵,制作的竹编都是原色竹编。但荷兰设计师独辟蹊径,把一根根竹子劈成细条,用植物蜡染的方式浸泡染色,逐一编号,随后进行设计造型,制作成中西合璧的彩色竹灯,既可当作艺术装置,又能作为家居用品。

对何红兵而言,彩色竹灯的编织技艺并不复杂,一人一天就能制作10-20个。外形小而美、制作快又多的竹灯,很快在网上打开了销路。“在非遗进入市场的流通环节过程中,通常通过两种方式与消费对象实现链接:一种是高级定制,然后通过展览、拍卖或收藏等形式,产生更高的艺术价值,形成较为独特的‘非遗 艺术’;一种是非遗资源里提炼出来的文创产品,它的目标受众是喜爱传统文化又喜欢原创手工艺品的普通公众。”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PACC执行主任金江波说。经过此事后,何红兵也转换了思路,一面继续做传统的精工细雕的“大而全”竹编作品,一面推出了类似彩色竹灯这样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的“小而美”产品。他明白,把非遗技艺融入普通人的生活需求、融入日常的衣食住行,是将非遗的艺术价值转变为商业价值的途径。

(贵州赤水藤编 杨昌芹作品《精细竹丝扣瓷茶具》)

老技艺+大平台随着“脱贫攻坚”战役的步步推进,从2017年举行的“贵州遵义扶贫研修班”开始,PACC开始思考转变工作重点:在已经设计了供展览传播的优秀作品的基础上,能否进一步推出有市场、能销售、好制作的产品?“要打造富有美学价值的非遗 文创或者是非遗 艺术品,一方面找知名的设计师来合作,一方面还可以发挥上海的平台优势,推动传承人与成熟品牌合作。因为他们熟悉市场需求,恰好能与传承人互补。”金江波和同事们想到了另外一种“加法”。在PACC的穿针引线之下,来自贵州遵义的非遗技艺和上海的传统老字号企业成功“牵手”。PACC找到了上海东浩兰生集团,共同策划了“凤凰自行车+遵义藤编”项目。遵义藤编制作的前车篮和后书包架,安在上海人熟悉的凤凰自行车上,混搭出了田园自然风的城市自行车。一辆自行车,藤编手工的制作量不大,成本可控,好看别致,用户也买得起。2019年11月,这款特殊的自行车亮相进博会,立刻引来公众关注。

用赤水竹编制作成礼盒,里面装上海派点心,取个吉利的名字“竹报平安”,这就是“哈氏食品+赤水竹编”的牵手成果。去年上海“五五购物节”,这款精致大方的竹编礼盒篮一亮相,立刻收到了两批订单。研修班学员、传承人卢英华回到赤水,一面带动当地贫困户紧急制作,一面整合生产线,大大提高了产能。

老手艺与老字号相加,为老字号提供更多文化内涵;产品经过市场检验,又为老手艺从业者增加就业,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目前,这个合作模式已经吸引英雄钢笔、上海牌手表、老凤祥等越来越多的老字号品牌加入。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直接的推动非遗传承人群对接市场的方法。那就是发挥上海这个“文化码头”的平台优势,让来自大山、高原、盆地的非遗作品走入进博会、中国艺术节文创产品博览会这样的大型展会,让非遗传承人群直接感受市场温度,逐渐把握市场脉搏。由PACC联合其他机构共同主办的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每年秋冬都会举办,至今已办了6年。每年博览会的“非遗扶贫”区域内,都会辟出果洛专区,传承人携掐丝唐卡、藏银、藏香等一一亮相。

(2020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现场)

掐丝唐卡传承人夏尼第一年参加手造博览会时,带来了大幅掐丝唐卡作品,每幅价值在万元左右,结果参展观众只是围观,就是不买;第二年,夏尼带来的产品是小幅掐丝唐卡,除了传统的宗教题材,也有其他生活类题材,每幅千元左右,最后卖掉了5件;第三年,在章莉莉的建议下,夏尼改良制作了一批小幅圆盘掐丝唐卡,色彩更加丰富,价格降到了两三百元。这一次,不仅两大箱样品被抢购一空,还收获了一批订单。 创新+传播+创业

像夏尼这样,自从参加了一次研培后就与上海结缘,几乎每年都来上海的非遗传承人,并不在少数。同样,每年暑假,上海美术学院的老师们也会成为“空中飞人”,到青海、贵州、新疆等非遗传承点一一回访。这些曾在上海“孵化”的非遗传承“种子”,回到家乡后,开出了什么样的花?去年7月,上海美术学院的回访团第三次来到了果洛,在阿尼玛卿雪山脚下的玛沁县雪山乡阴柯河村,见到了卓玛吉、夸叶、花毛吉等学员。2019年,卓玛吉培训结束后回到当地,与20多户牧民组成合作社,一起制作牦牛绒产品。看到久违的上海老师,卓玛吉拿出几顶牦牛绒帽子,都是上海回来后制作的新产品,设计中加入了时尚的几何纹样,很受欢迎。

(考察玛沁县特色产业孵化园)

2019年暑假,回访团到达新疆。在喀什疏勒县洋大曼乡,2018年新疆刺绣研修班学员钱美荣开办的喀什丝路行科技研发有限公司,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钱美荣是新疆刺绣区级传承人,作品多次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在上海研培时,她被上海老师展示的跨界作品深深地触动,对色彩和图案有了崭新的认识。在研培班里,钱美荣还结识了另一位刺绣传承人敖热拉木加甫。敖热拉木加甫家住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到喀什要坐12小时的火车。新疆刺绣研修班结束之后,她毅然决定,跟随钱美荣,一起把疆绣传承发展下去,将洋大曼乡打造成新疆“疆绣”之乡。在洋大曼乡,钱美荣和敖热拉木加甫携手对新产品的图案进行改良,把地域特色都运用起来,也把民族传统与现代设计结合起来。她们大力挖掘喀什11个县以及各民族的传统工艺,进行特色研发,打造当地的特色旅游文化产品,逐渐打出了知名度。与此同时,钱美荣坚持给当地人培训刺绣技能。贫困妇女学会了刺绣技艺,在家门口的公司就业,就能顺利解决温饱问题。作为扶贫企业,钱美荣的公司目前已经解决工人就业340多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0多名。因为做工精美、样式独特,厂里出产的刺绣品很受欢迎,订单源源不断。

近年来,从上大研培班走出的非遗学员中,有不少钱美荣、卓玛吉这样的传承人,以非遗技艺创业带动地方就业,逐渐成长为当地扶贫攻坚带头人。而他们这些年的成长,显然不是一次短期培训能够触发的。对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来说,非遗扶贫不是一次培训那么简单。而是由此出发,深入当地,建立工作站,定期回访,驻地创作,牵线搭桥,帮助运营。在一种非遗技艺、少数传承人的基础上,持续不断地做“加法”,整合多元社会力量,重组生产关系,形成产业,最后形成一个“非遗创新+非遗传播+非遗创业”的可自我循环、持续发展的非遗跨界创新生态圈。如此一来,吸引更多的人力资源帮助传统工艺回归当代生活,非遗传承人得到尊重和收益保障,非遗世代相传,生生不息。为了更快更好地形成这个生态圈,上海美术学院还在思考新的“加法”。比如,老手艺+新工艺。“我们开发了牦牛绒披肩、袜子、拖鞋等产品,但也发现了一个新问题:在高原环境里,牦牛绒制品不会发生虫蛀,但到了上海这样的南方城市,牦牛绒在潮湿环境中很容易发生虫蛀。能否和企业一道研发新工艺,解决这个问题?产品性能优化后,就能开拓更大的市场。”章莉莉说。比如,新产品+新空间。“不久前,我们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签订协议,计划在阿坝县神座村建设一个有本土文化底蕴与特色的美术馆村落。当地除了祭祀性场所外,缺少公共活动空间。我们计划,在农闲的时候把村民的生活场所改造成美术馆,帮助他们陈列、传播以及售卖当地的非遗创意产品。一所民居就是一座美术馆,村民也自然地成为馆长。在这个随季节变换的创意空间里,生活与艺术互相交融,为当地文旅融合的业态带来新的发展。”在金江波的计划中,能扶智扶贫的“非遗”,是传承人就业与创业的好载体,既能帮助他们获得文化自信,还能让他们走向文化自强,更能带动地方经济转型,为进一步的乡村振兴发挥更大的作用。

栏目主编:龚丹韵 文字编辑:曹静 题图来源: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

图片来源: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

来源:作者:曹静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