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泊尔电饭煲是盗版吗(苏泊尔电饭煲真伪辨别)

苏泊尔电饭煲是盗版吗(苏泊尔电饭煲真伪辨别)

首页家电维修电饭煲更新时间:2022-04-28 20:21:57

6月9日,据华为透露,鸿蒙系统发布一周,就有将近1000万人更新,简直刷新了我的眼界!

如果联想到原来鸿蒙就有1000多家合作伙伴,以及50万建设者参与,以及未来中国官方机构入局鸿蒙,熊猫这辈子都没想过,中国软件这辈子会有如此大的梦幻开局。

在上周,我发表一篇文章《鸿蒙系统是中国的鸿蒙》,里面发表了观点说:鸿蒙系统具有先发优势,有将近2万人参与讨论!很多人表示理解的同时,也在咨询我:

有人说:鸿蒙的成功的关键在于软件生态建设!

有人问:其他手机为什么不使用鸿蒙,有什么顾虑吗?

当然,也有人咨询:鸿蒙能成功吗?会不会被美国打击?

这些问题,其实都可以归纳为一个:鸿蒙到底该如何布局,才能成功?

我直接说先答案在分析,鸿系统的确有超车机会,但是这个机会,却不是依靠软件生态,而是硬件生态!

如果说软件生态关乎鸿蒙的生死,那么硬件生态则关乎鸿蒙的未来,才是决定鸿蒙能否弯道超车,一举成为下个时代操作系统的带头大哥的关键所在。

为什么这么说?

大家可能会很奇怪,很多自媒体不是都说软件生态是鸿蒙最难的点吗

那是他们忽略了物联网时代真正的核心是什么,这还要从物联网解释说起。

另外,视频版本已经发了,【鸿蒙能否弯道超车?】喜欢视频版本可以点击观看。

被误解的物联网生态

关于生态,我们其实说了千万遍,操作系统技术上不难,难的是生态,这点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很多人对鸿蒙生态的理解仍然会产生偏差,以为鸿蒙的生态就是手机软件,其实这并不准确。这么说的人其实对于鸿蒙和生态系统并没有完全了解。

为了接下来方便大家的理解,我们先来通俗的解释下什么是操作系统?

大家平常在使用手机时,其实是硬件、操作系统以及应用软件三者联动。

比如:我们每次打开手机的某个APP,虽然点的是软件,但是背后都有系统在控制。而这个软件系统就是操作系统,而应用的APP,就是通常说的生态。

通俗的讲,操作系统就是中间商,沟通的是电脑、手机以及各种软件生态。

在PC时代,硬件的主体只有一个就是电脑,而操作系统的则是微软的windows,用来控制电脑,此时的生态系统就是软件:比如英雄联盟、QQ、WORD等电脑软件,所以此时它是软件层面的。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也是如此,硬件是手机,安卓和苹果系统就是操作系统,用来控制手机里的抖音、微信等APP,这些APP都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生态系统依旧是指软件。

所以很多人,包括很多自媒体的观念就被带过来了,以为鸿蒙的生态系统和电脑或者手机一样,也是各个软件,但是却忽略了鸿蒙系统针对的不是手机,是物联网时代,而物联网的生态系统早就不单单是软件了,它还包括了硬件!

物联网时代,硬件才是生态的核心

什么意思呢?简单的理解,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只在电脑或者手机的单个硬件上,进行各种软件开发,搭建软件生态。

但是到了物联网时代,却发生了质的改变,它连接的不只是人与硬件,也有硬件与硬件相互连接,比如手机与汽车、手机与电脑、甚至手机与空调等等。

换句话说,此时的生态已经不仅仅是手机里的软件层面,还包含手机、手表,汽车、乃至空调、音箱等各种硬件生态。

只有软硬互联,硬硬互联才配得上叫:万物互联。这也是华为一直在强调的,鸿蒙不想取代安卓的原因!

因为它们不是一个层级,鸿蒙面对的对象是物联网,生态系统自然也就是软件和硬件两个层级。

硬要将鸿蒙与安卓进行对比的话,鸿蒙可以说是安卓的升级版,再说的直白一点,它可以直接覆盖安卓,而不是取代!

这点,华为在6月5日还特意做了解释:

当时华为官方发布了统一鸿蒙系统口径的文件,文件里明确说明,鸿蒙是打通各个设备的系统,可以将他们融为一体,做成超级终端!

这里超级终端的意思不单单是指手机,而是包含手机在内的各个硬件。

这才是鸿蒙的重要之处,它立足的是下个时代,也是我一直在强调的,中国操作系统迎来了最好的时代,因为前方除了恶霸(漂亮国),已经没有任何的拦路虎!

软件生态关乎鸿蒙生死,

先说下软件生态:鸿蒙软件发展的策略是完美适配安卓,然后再一步步完善生态,其实说白了都是在补课,力求在手机端站稳脚跟。

主要是因为鸿蒙系统刚刚发布,与安卓的差距还很大。从2007年开始,安卓至今已经发展10多年了,全球有超过30亿台设备搭载安卓系统,安卓上面的软件生态已经只能用海量来形容。

根据工信部的数据,在2018年时,仅仅国内的移动APP数量就达到449万个,其中安卓占了大部分,而鸿蒙只有少量的APP,两者差距相当大!

所以,对于鸿蒙来说,选择基于现有的安卓生态去过渡到自己的生态系统,是最佳的也是唯一的选择。

那些喊着鸿蒙要抛开安卓或者取代安卓系统的人,其实是真的不了解生态建立的难度。

这就和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摔倒是一个道理,步子迈太大容易摔倒,有时候不是腿不够长,而是裤子先绷不住,拖了后腿。

而补全鸿蒙软件生态,目的就是为了让中国操作系统先存活下来,这样才能与安卓进行竞争,所以我才说:软件关乎鸿蒙生死。

那么为什么说硬件生态是关乎未来的呢,其实这是田忌赛马的战略。

硬件生态关乎鸿蒙未来

在手机操作软件上,鸿蒙系统比安卓晚跑了十多年,就算此时我们再努力,也无法轻易超过安卓,甚至根本无法超过安卓的庞大的生态系统。

这是事实,我们不用否认!

但是想想看,既然软件生态不行,那么终端硬件上可以吗?完全可以!

在PC和手机时代,操作系统的硬件只是电脑或者手机,但是在物联网时代,硬件却已经过渡到包括手机、汽车在内各个智能终端设备,这些设备都需要植入系统。

可以说,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影响的不仅仅是人,更是企业!更加难得的是,目前在布局终端设备厂家的,除了华为,几乎没有其他操作系统?

也就是说:鸿蒙系统迎来了最好的时代!这就是本猫为什么说鸿蒙占据先发优势的原因,

占据先发优势,好处非常多,它可以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个人才上,一个规模化,一个标准化。这三个可以一举决定未来操作系统的走向。

但在鸿蒙之前,中国就曾经在工业软件以及操作软件上栽了大跟头。以工业软件人才为例。

很多人都知道,工业软件是中国工业的痛楚,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工业软件其实有个辉煌的时刻。

在当时的中国工业软件领域,有一批国产工业软件得到了蓬勃发展,北航的熊猫CAD、高华CAD、大天CAD等等,均在市场站稳了脚跟!在当时,国产工业软件的市场份额超过20%,甚至远销海外!

但是后来由于重视不够,被国外工业软件抓住机会碾压了国产工业软件。而他们用的方法非常简单,他们先是让盗版软件占领制造业市场,一旦这些盗版软件成功占领市场后,就开始打官司,逼迫企业购买正版国外软件,从而挤压国产工业软件的市场。

为了挤压国产工业软件,他们又利用售卖机器捆绑软件的做法,进一步压榨国产工业软件的市场,导致国产工业软件彻底失去了生存空间。

此后国外的工业软件就在中国制造形成规模化,规模化又会导致企业形成了依赖性,而且是相关配套的生态和企业人才都成为依赖性的源头,而这些都是国外工业软件的壁垒。尤其是人才,可以说彻底杀死了国产工业软件,

他们通过免费捐赠和赞助,诱导我国学校的教学和科研与国外工业软件进行绑定,这就导致在课堂上,老师教的是国外的,学生学的也是国外的。

时间长了,就会出现一种垄断现象:学国产软件的出来没有工作可做,国产软件企业也找不到对应的人才,国产工业软件就在企业与人才双重的生态壁垒下,彻底没落。

鸿蒙不再步工业软件后尘

鸿蒙系统虽然与工业软件不同,但是在生态建设与人才建设上的道理却是一样的。

企业与某个操作系统合作,只要定下来,就不会轻易更改,不然就会对整个品牌造成不利的局面,而鸿蒙拿下的终端硬件厂家越多,那么其他操作系统的就越少,市面上鸿蒙系的终端硬件越多,人们在购买手机、汽车、电脑的时候,就会考虑一下是否相匹配。

这就会倒逼国产手机厂家考虑使用鸿蒙系统作为物联网操作系统的选择!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未来家庭智能设备是相互连接的,如果你的冰箱、空调、电视都是鸿蒙系的,那么你为了与家里的设备匹配,你考虑的手机就不会是谷歌系,也不会是苹果系,而是与家里智能设备统一的鸿蒙系。

否则就无法顺畅地连接,这就是硬件生态的重要性。

人才上也一样,一旦鸿蒙形成规模化后,很多企业就会寻找鸿蒙系统开发的相关人才,学校和培训机构也会成立相应的课程,这对于鸿蒙的发展非常有利,而规模化还会带来一个好处:那就是标准专利的争夺。

物联网还处于发展阶段,万物互联的操作系统才刚刚诞生,很多应用方式都还在探索,未来还有许多不确定性,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不管如何发展,必然会诞生出新的相关行业标准。

曾经的微软、后来的安卓都是靠着规模化,然后抢占标准专利才成为系统领域的霸主。

而华为在专利这一块,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只要有更多的标准专利,那么鸿蒙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我才说,硬件生态才是华为的未来,毕竟物联网的终端硬件才刚刚开始,是一个蓝海,具有广阔的市场,拿下的越多,占领的生态就越强。这就有点像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

我一直在说鸿蒙领先半步,领先到底在哪里,就在这里,优先抢占生态战略的制高点。其实华为也是这么做的。

当谷歌还在完善物联网系统时,华为就被漂亮国逼着全力布局鸿蒙系统的软件与硬件的生态搭建。

2019年,华为宣布1 8 N全场景生态战略,其中N就是终端厂家,次年华为就在软件生态上与中科创达、润和软件、常山北明等软件公司进行合作,此后又在硬件生态上与美的、九阳、老板、苏泊尔等家电品牌进行合作。

截止到目前为止,华为生态合作伙伴已经达到了上千家,超过50万开发者正在参与鸿蒙的生态建设,鸿蒙的前景一片光明!

对于鸿蒙来说:软硬我都要,一个代表现在,另一个代表未来!鸿蒙欠缺的只是时间。

当然看到这边,很多小伙伴可能会有疑问,既然是构建软硬生态,那么国内其他手机厂商加入进来不是更快吗?你没看错,的确会更快!

事实上,我一贯是比较认同企业和群众团结一心,尤其是在操作系统上,越多人参与,生态系统越容易搭建,中国的机会就越大!

而这个机会,就需要众多手机厂商的参与,但是同时,我们也要认真思考下,其他手机品牌一旦加入鸿蒙,面对的可能是美国企业的专利压制,在国外寸步难行,甚至面临整个美国的制裁。

要想让其他手机品牌也加入进来,我们就需要了解他们,到底有什么顾虑?才好对症下药。

不要为难国产手机

如果未经他人苦,就劝他人大度!这无异于道德绑架,效果可能适得其反。那么其他国产手机在担心什么呢?

大概可以归纳为三点:

第一点是手机品牌本身,国产手机与华为是竞争关系

他们时不时在网上吵几句,此时让他们用鸿蒙系统,显然可能性不大!以小米为例,小米起家就是靠着MIUI,才吸引一众粉丝,如果现在要重新搭建鸿蒙版的小米MIUI,就势必会让米粉抛弃原来的系统,去重新适应,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OPPO和VIVO也是一样!

手机品牌为何选择谷歌的安卓作为系统,其实就是因为谷歌不做手机,两者的利益冲突不大。

然后第二点是:担心被美国企业打压!

中国的手机企业使用了很多美国的技术,基本涵盖了从手机硬件、到系统、到软件,尤其是在国外市场,他们可以通过禁止授权专利,导致你难以生存。

2012年,阿里准备与宏碁合作生产搭载YunOS系统的“Cloud Mobile A800”智能机,结果宏碁遭到谷歌威胁,只要你敢生产手机,就禁止授权专利技术,导致阿里云的计划胎死腹中。

而在国外则更甚,华为手机因为谷歌禁用GMS,导致华为手机直接无法在国外生存,被迫退回到国内市场。

如果小米等企业敢抛弃安卓,搭载鸿蒙系统,那么必将面临谷歌的围追堵截,除了美国企业打压,还有第三点:美国政府的制裁。

6月5日,美国再次将59家中企纳入黑名单,依旧包括华为,甚至在3月份时,美国议员提案将荣耀也纳入实体名单!就是因为荣耀至今还在使用华为的某些技术,这个法案到现在还没生效,所以网上爆料还不多,也有缓和的余地。

但是这也意味着美国决心彻底要将华为技术斩除干净。

在这种情况下,国产手机搭载鸿蒙系统,几乎是冒着被美国企业打压以及被美国政府制裁的危险,去帮助竞争对手,对于企业来说算得是压上身家性命。

当然有些人会说了,怎么没有半点牺牲的精神!

这种大无畏的英雄主义,其实谁都想要,但是一家企业的身上是背负着许许多多员工的家庭,小米员工有2万多人,OPPO员工超过4万,VIVO员工也超过了1万人!除了自身员工,他们背后还有无数的加盟商,供应商等等!

正如上面说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不是说压上性命就能压上性命的,强如中兴面对美国的制裁,也只能忍辱负重,华为也只能忍气吞声!不是所有企业都是华为!

华为最迫切的事情

所以本猫才说,华为当下最紧迫的事情,不是期待其他手机厂家加入鸿蒙,而是赶紧对软件生态补课,对硬件设备搭建生态壁垒。

搭建生态壁垒后,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让市场倒逼其他手机厂商选择鸿蒙系统。而这才是中国的机会,纵观操作系统的发展,会发现一个重要的规律,市场往往只能容下极少数的操作系统。

在PC时代,微软一家独大!

在移动时代,安卓与苹果平分秋色

而在物联网时代,鸿蒙占据先发优势,身后紧随不舍的是谷歌的Fuchsia,以及自成一派的苹果,而鸿蒙优先占据的硬件生态,会成为将来的一大助力。至于未来,谁又能说得准呢?

比如魅族由于自身的困局,已经开始接触鸿蒙,那么其他已经掉队的手机品牌会不会卷土重来,靠着鸿蒙庞大的生态链再次崛起呢?甚至硬件生态做的足够大了,鸿蒙还可以走出国门,在全球范围内与谷歌竞争。

很多人可能觉得步子会不会跨得太大了点。其实并不会,在很多人看来,鸿蒙的诞生是华为被迫自救准备的备胎,是为了国产化做准备,其实这真的太小看华为了。

华为对于鸿蒙的期待,从它的发展战略上就可以看出,华为一直是秉承着全球化的战略,虽然被制裁了,但是依旧没有改变这种战略。

1月22日,任正非在华为官方发表《星光不问赶路人》的邮件,里面特别强调,华为不全球化是不行的。华为别无选择,只有与国际合作才能解决目前的困境。

对于鸿蒙也是如此,虽然创立的初衷是为了防止美国制裁,但是华为却选择物联网作为操作系统的对象,本身就说明了华为对鸿蒙充满了期待!

为了让鸿蒙得到更好的发展环境,不至于被美国制裁,也不至于让鸿蒙的合作伙伴被制裁,

华为还将鸿蒙系统以及基础能力,全部捐献给了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也就是说,现在鸿蒙系统其实不应该叫华为系统,而应该是开源系统,

在理论上,它属于全中国所有人,自然也就属于所有国产手机,甚至可以说,鸿蒙是属于全世界的手机系统。说实话我一直在说华为是中国的操作系统,理由就是这个!

有了开源基金做背书,很多企业才能更安全的参与进来,鸿蒙系统才能走得更远,未来才会更有希望。

在很多人看来,鸿蒙诞生的轰轰烈烈,所以发展的也要热血朝天,其实某种程度上这是不对的,鸿蒙横空出世,是为了震慑敌人,但是回到实际,还是要脚踏实地发展。

即便从韬光养晦的角度来说,此时的鸿蒙不是先想着捅破天,而是应该扎下根,只有当下立的足够稳,未来才能跑得足够快!

最后也衷心祝愿所有国产手机,都能走出自己的康庄大道!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