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常用汉字,读音:tū,本义是高出周围,与“凹”相对。
凹是一个汉字,象形字,拼音为āowā(wā在字典中清除)。凹有两个意思,即周围高,中间低,与“凸”相对; 意同“洼”(多用于地名)。
“凹”字读āo,,如在“凹陷”中读āo 。只在某些地名中读wā 。[1]
凸的意思是中间高,周围低,与“凹”相对:~出,~起,~透镜,~凹不平。
凹的意思是周围高,中间低,与“凸”相对:~凸不平、~透镜、~版印刷。
具体释义如下:
凸
拼音:tū
释义:
〈形〉
高出 。高于周围的,如球形或圆形的外部或其一部分那样弯曲的——指从外面观看一个球面或曲线。
如:凸兀(高出);凸凸(高出貌);凸凸囊囊(犹鼓鼓囊囊);凸凹(高低不平);凸杯(满杯);凸岸;凸镜;凸透镜
[指月亮或行星]可见的光亮部分大于半圆而不是全部的 。
如:凸月
〈动〉
使突出于周围表面或范围之外 。
如:凸出来;挺胸凸肚;凸起(突出;高起);凸露(高出于外);凸显(凸出显露);凸出(高出;高起)
伸出;突出 。
如:有些地方的墙壁凸成了厚实的扶壁了。
凹
拼音:āo
释义:
〈形〉
周围高,中间低
其湖无凹凸,平湖无高下。——《神异经·北方荒经》
又如:凹岸;凹面;凹洼(凹陷);凹地;凹处
说明:
凹在某些地方又读wā,同“洼”(用于地名):核桃~(在中国山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