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镇海宫的历史(镇海宫十二位王爷来历)

福建镇海宫的历史(镇海宫十二位王爷来历)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4-05-11 03:26:36

福建镇海宫的历史

镇海宫的前身称“树王公宫”,同附近发现的海底古森林遗迹有关。这个地方叫“海尾寮”。这里的人,平时受尽风沙的苦,多少年也种不活一棵绿树,看到海里有那么些个个硕壮的树桩,引发无穷的思慕,便塑造出一尊树王公,加以膜拜,祈求神灵能为大家减少风沙之害。庙宇是元代建造的,历史已经相当悠久了。

相传在清康熙年间,施琅将军平台之前,曾在树王公宫附近屯兵牧马。平台之后,又从台湾引种能防风固沙的沙蓬草,在这海边种植。沙蓬草一经种下就活了,开花结果,在沙丘上蓬蓬勃勃地长成一片,有效地防止了扬沙,多年来一直成为深沪湾防风的屏障。因为它从海峡东岸移来,所以有人称它为“东墙”;也有人因为它扎在盛放食品的吊篮顶上可以防老鼠偷吃,而称之为“老鼠刺”。

在旧时代,人们每逢瘟疫,总要祷告瘟神,称它为“王爷”,奉上丰盛的供品,并造一条纸船或木船将王爷送走,这种仪式叫“送王爷船”。传说清光绪年间,深沪湾海面忽然飘来一艘木制的王爷船,船上供奉12尊王爷,周围塑造差役鬼卒,遍插刀枪旗帜,仪仗森严,鼓乐齐备。船舱里还装载有柴、米等日用百货以及琵琶三弦等乐器。人们知道,这是沿海某地为禳灾求福送出来的王爷船,就焚香拜祝,趁着南风潮满,仍将船送出海去。谁知王爷船在海上兜了一圈,又掉头驶回。村民觉得奇异,就将船留在树王公宫中,顶礼膜拜。遭遇瘟疫,有人来刮削船木煎水服用,居然还能治愈,于是来求祷者日众,将12王爷当作地方的主神。以王爷船飘来的日子——农历四月十八日,作为王爷圣诞,每年由各村轮值举办庆诞,香火日兴,庙宇也由树王公宫改名为“镇海宫”。本地有许多漂洋过海谋生的侨胞,出外之时必定要带着镇海宫的香火,一来借神灵保佑出外平安,二来寄托对家乡的思念。这一处神庙已成为他们心目中祖国、家乡的一种象征。

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镇海宫的规模越建越大。1994年,当地旅居菲律宾、马来西亚侨胞和港澳台胞、地方民众捐资500余万元,重新庙宇。现庙宇建筑总面积3530平方米,主殿建筑面积1740平方米,占地总面积70余亩,成为晋江最大的庙宇之一。

镇海宫位于晋江市深沪镇华峰村,古地名宫,遐迩蜚声,现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镇海宫原名“树王公宫”,始建于元末明初,供奉树王公,神像以红杉木雕成。据传,清顺治二年(1645年)海滨不定期飘一船。村民登船视之,见船上供有十三王爷神像,前设宫案、香炉、烛台,旁列肃静回避诸仪仗,上载十三王爷奉玉皇大帝“玉旨”代天巡狩民间,监察民间善恶,村民当即备香案、供品,虔诚通供奉于树王公宫。越年,设坛恭送王船离境出巡,不料风转舵返,驰回原处,民威感王爷欲永镇斯地,遂长奉于树王公宫,此后香火渐盛。道光二十七年(1817年)十角长者倡议重建新宫,易其名为镇海宫。公元1975年“破旧立新”遭拆毁,未及一年,复修之。改革开放,政通人和,香客潮通云集,加上游客众多,已不适应要求,乡贤及察乃议重建,海内外善信纷纷解囊共襄,集腋成裘,鸠资于甲戌年(1994年)正月动土扩建,群策群力于翌年腊月竣工,历时二载耗资五百余万。2008年,再次融资壹佰余万,完成镇海宫宫埕铺设、绿化广场灯配备,四大天王、十十孝石雕,衬托主宫景观,遂成今日规模。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