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的应用约在19世纪70年代迎来繁荣发展期。1877年美国人托马斯发明了铜线冷拉工艺,大幅提升了铜线的抗拉强度和导电率,使之可用于架空导线。在1879年发明了白炽电灯后,爱迪生为电灯配套发明了绝缘铜缆,进而开创了地下输电。
1882年德国采用铜线架空进行直流电输送,而美国则在1886年采用架空线路进行交流电的输送。1937年德国研制出PVC绝缘电线,并且被迅速推广开来,而这也就是如今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电线了。
是英国的斯蒂芬·格雷发明的。 斯蒂芬·格雷(1666—1736),生于英国的一个手工艺家庭,精于工艺。晚年对电学很感兴趣,连续进行了三年研究,最重要的贡献时发现了电的传导现象,确定了有的物体是导电体,有的物体时非导电体。格雷为了研究电究竟能传多远,用木棍、麻线、钓鱼竿等做过多次试验,最长的达650英尺(约200m)。实验中为了能把用来传电的麻绳吊起来,他曾用丝线和铜丝悬挂麻绳,结果发现用铜丝时。 电导的发现历程 格雷为了研究电究竟能传多远,用木棍、麻线、钓鱼竿等做过多次试验,最长的达650英尺(约200m)。实验中为了能把用来传电的麻绳吊起来,他曾用丝线和铜丝悬挂麻绳,结果发现用铜丝时,电就不能沿麻绳传导了。他猜想,可能是电通过铜丝和铁钉跑掉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电通过金属比通过丝绸更容易传导,因此,把电容易通过的物体叫导电体(如金属),而把电难以通过的物体叫非导电体(如丝线)。格雷还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把一个小孩用几根粗丝绳水平吊起来,用摩擦过的带电玻璃管接触小孩的胳臂,孩子的手和身体便能吸引羽毛和铜屑。这表明,人也是导体。